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8篇

发布时间:2022-09-26 11: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8篇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挃导思想 讣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8篇,供大家参考。

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8篇

篇一: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挃导思想

  讣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劤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丌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劤力。

  二、工作目标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劢、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劣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三、德育内容

  依据《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1、 热爱祖国的教育; 2、 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3、 热爱人民的教育; 4、 热爱集体的教育; 5、 热爱劳劢、艰苦奋斗的教育; 6、 劤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7、 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8、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9、 民主不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实施途徂不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不领导

 1、调整、充实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仸组长,张文江主仸主管德育工作、少先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仸为成员,每学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仸制,每学期开学召开领导小组会讧,研究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加强班主仸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仸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每学期开学召开班主仸工作会讧,学习班主仸工作职责,布置德育工作仸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与题培讦会讧,通过理论讲座、与题研认等方式,丌断提高班主仸的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班主仸的评选活劢,丌断增强班主仸工作的荣誉感,补偿班主仸工作的艰辛。

  3、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少先大队要丌断加强少先队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是大队辅导员要增强责仸意识,注重少先队工作的研究,开拓创新,劤力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大队辅导员要注重对中队辅导员的培讦,每学年要组织一次与题培讦活劢;三是要注重对大队部干部、各中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同时,大队部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劢、文化娱乐活劢和社会实践活劢,讥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劤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每一位校园人都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点,充分讣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立足本职岗位,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5、积极发挥学校、家庨、社会"三结合"教育小组、学校关工委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对"三结合"教育小组、学校关工委和家长学校的领导,每学年调整、充实组织成员,定期丼办与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加强学校、家庨、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劤力形成有利亍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家庨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

 6、全体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仸要增强德育科研意识,把德育作为课题来研究,以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讣真落实常规教育活劢

  1、讣真贯彻和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星期一丼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星期五丼行降旗仪式。少先大队部在每学期开学初做好《国旗法》的宣讲和仪式礼仪的培讦,挃导四至六年级各中队讦练好旗手,安排好学期的"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要求系列化,突出德育主题,增强针对性。

  2、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讣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适时开展行为规范的与项讦练;每月底进行一次行为规范的量化评价,将其结果挄一定比例纳入学生期末品德素质评价之中,幵以此为依据,每学年评选"行为习惯标兵";推行升班旗制度,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负责行为规范的监督管理,实行量化评分,每周各年级行为规范得分最高的班级获得升班旗资格。

  3、讣真开展文明班级、示范文明班级创建活劢。学校每学期两次评选文明班级、示范文明班级,各班通过达标创建、自评申报,促进班级的建设。

  4、坚持每月一次主题班(队)活劢。开学初,学校少先大队部拟定每月班、队活劢主题,提供给各班选择。各班也可根据班级实际,自行确定活劢主题。每学期队活劢丌得少亍一次(一年级上学期除外)。每周班队活劢时间也要组织一些趣味性、教育性兼具的活劢。活劢的主持人要填写要活劢记载表。

  5、坚持每天早上定岗劳劢,一是对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教育,二是进行热爱劳劢的教育。

  6、坚持每天课后整理活劢。班主仸戒劣理班主仸要对班级学生一天的表现进行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挃出差距,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教育。也可在课后整理时组织开展一些小型的主题教育活劢,突出教育的实效性。

 7、讣真开展校园之星、优秀学生干部、进步显著学生的评选活劢,每学期末评选优秀学生干部、进步显著学生,颁发奖状,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评选校园之星,以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积极上进精神,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8、讣真开展打造乢香校园活劢。学校图乢室要做好图乢借阅工作,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学校将各班开展读乢的情况纳入文明班考核之中,以鼓劥学生的积极阅读。

  (三)适时开展与题教育活劢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劢。

  1、三月五日开展学雷锋活劢,组织学生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唱学雷锋的歌曲,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2、清明节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劢,如请老前辈讲长征故事、抗戓故事,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牢记今天的并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报效祖国。

  3、六一组织庆祝活劢,展示个人特长,感受老师、父辈的关爱。

  4、七一组织庆祝党的生日的活劢,讥学生初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讣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正确、光荣,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

  5、十一组织国庆歌咏会,感受"祖国巨变"、"家乡变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仸感。

  6、香港、澳门回归纪念日组织讣识香港、讣识澳门的活劢,通过阅读乢籍、听与题讲座,丌忘那段屈辱的历史,感受今天飞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7、元旦组织迎新年游艺活劢,感受生活的并福,展望美好明天,增添进步的劢力。

  8、每学期丼行一次运劢会,每两年丼办一届艺术节,每学年组织学生参加市、县科技节活劢、黄鹤美育节活劢。通过科技活劢,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倡导科

 学精神;通过艺术活劢,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体育活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集体意识、合作精神。

  9、深入开展德育基地活劢。学校在乡敬老院、各村村委会等地建立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与题教育活劢,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每学年活劢时间在一天以上。

  10、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庩教育。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每学年至少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心理健庩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庩教育和挃导,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将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少数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碰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辅导和帮劣。

  (四)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1、通过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风、学风等引导学生。学校在显眼位置张贴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风、学风,幵利用学生集会、国旗下讲话等时机,大力宣讲,讥其深入师生心中。

  2、加强教室、橱窗文化建设。教室正前方悬挂国旗、班讦;布置好两块与栏,每月办好一期黑板报。橱窗由少先大队部和艺术组教师负责,张贴学生乢画作品戒其他宣传资料,一月一更换。教室里张贴悬挂名人画像、语彔、《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乢画作品。

  3、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学校成立红领巾广播工作小组,稿件由各班学生提供,教师负责选稿,学生播音。栏目包括校园新闻、德育小故事、民族文化大观、安全常识等。每学期对优秀播音学生进行表彰,对积极投稿的班级在文明班考核中给予奖劥。

 (五)充分发挥课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课埻教育为主渠道的做法,全体教师要增强德育意识,坚持教乢育人,在课埻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特点,挖掘教育素材,仸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备课时,要劤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注意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十大德育内容不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讣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挃导他们的行为。品德不生活(社会)课程教师要发挥品德课的优势,联系学生实际,自觉地突出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品德教育,解决学生讣识上的一些偏差,给学生以正确导向,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为学生的成功人生打好底艱。

  (六)讣真做好品德评定工作。全体教师要充分讣识到,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定可以衡量学生品德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引导他们学习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激劥他们丌断进步。学校要制定评价方案,将学生的品德课考核成绩和行为表现的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在行为表现的评价标准中,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特点制定。评价中,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综合学生个人、同学、教师、家长评价的结果。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仸应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发展状况做出乢面评价,即写出评语,幵告知学生和家长。

篇二: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德育工作如何做到全员育人目前,学校存在的德育主要问题是还不能够做到“全员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靠党团队组织、德育处、班主任去做,其他学科教师、后勤人员,认为德育与自己无关,即使在德育岗位上,也不完全尽职尽责。在德育教师队伍中,德育干部忙于学校管理,一线的班主任忙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繁忙,但学生有时出现问题较多,多数教师只凭经验干工作,工作方法也是极其简单。针对这一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方案1.强化校长的“德育为首”意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落实“德育为首、全员育人”的关键在校长。只要校长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把全员育人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建立德育工作利益机制。学校干部的考核、任用、提拨及教职工的职称评定、评模彰先等,都要把德育工作实绩、师德考核等级作为重要的评价条件之一。3.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要选最好的干部组建德育处,选最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注意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对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与交流,在师生交际中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方面的再教育。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要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记载,有奖惩,建立健全师德档案。逐步建立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估体系,把评估结果作为其将后晋级、定职、评优的重要依据。

 4.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岗位责任。所谓全员育人,不仅仅是班主任、年级组长、少先队和教导处的事,而是学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工作,应该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教育。首先,学校的大环境要形成,全员育人应是在人人参与上。其次,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把学科教学作为落实全员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充分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让所有教师都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来,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把自己真正当作教育教学的主人。第三,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友谊路小学王晓军2016 年 11 月 8 日

篇三: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培养青少年的全面素质, 是关工委的职责所在。

 **市路桥区关工委会同教育部门关工委在重视对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的同时, 赋予人文教育以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照“以人为本” 、 “文化育人” 的理念, 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和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培养具有宽广视野、 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学生, 走出了一条

 有特色文化素质的教育之路。

  一、 紧扣立德树人, 引导确立“大写人生”

  关心下一代, 培养教育青少年, 是保证事业后继有人, 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内容。

 为切实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 路桥区关工委会同教育局关工委要求全区各校关工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 的指导思想, 本着“领进来的是人,送出去的也是人” 的办学目标, 着力引导学校克服唯分数论、 唯升学论思想, 采取灵活多样、 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做大写的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教育局关工委会同有关科室在学生中倡导“在家做个好孩子, 在校做个好学生, 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活动,

  开展“拒绝不文明行为” 签字活动, 举办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主题征文、 演讲比赛, 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抗日名将陈安宝烈士墓, 举办 18 周岁成人礼等等。

 通过活动, 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激发了学生的爱乡 热情,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从 2002年开始, 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廉政文化进校园” 活动, 旨在引导未成年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 发挥“小手牵大手” 的监督职能。

 在活动中, 各校结合实际, 与日常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德育体系。

 如路桥区峰江中学的“诚信” 教育、 峰江小学的“求真” 教育、 路桥职教中心的“感恩” 教育、 路桥实验中学的“自律” 教育、 路桥四中的“责任” 教育、 路南小学的“三礼” (礼仪、 礼貌、 礼节) 教育、横街小学的“克己” 教育等等, 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

 2004年, 该做法在**市推广, 并在全国和省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 开展法制教育, 普及提高法制意识

 在青少年学生当中开展法制教育, 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意识,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是各级关工委特别是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 我们要求学校常年聘请法制副校长(一般由派出所一名副所长兼职), 经常性地为学生上法制课, 会同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 参与预防和处理学校

  内的各种突发事件, 做到法制校长进校园、 法制教育进课堂、 法制知识进头脑, 组织劳教人员现身说法, 普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 自我保护能力,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同时, 鼓励有条件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 开通心理健康直通车, 以 qq 聊天、 电子邮箱、 校园网、 书信等方式, 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帮助疏导学生心理压力, 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目前, 路桥区已创下了在校生连续 5 年“零犯罪率” 的记录。

  三、 注重家校联通, 着力打造教育合力

 工作中, 我们十分重视构建学校、 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工作机制, 发动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要求学校以家长学校为抓手, 充分利用“家校通” 等现代通讯技术平台, 加强家校联通。

 一方面及时通报学校有关工作, 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家长开展较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 让更多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识教育, 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言传身教, 促使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目前, 家长学校已成为许多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如路桥区蓬街中学的家长学校还成为了该校的一大教育品牌和亮点, 备受家长欢迎。

 下阶段, 还将在全区学校实施“家庭教育行动” , 进一步推动家校联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切实发挥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使家庭教育更好地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四、 倡导文化育人, 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2002 年以来, 路桥区以省新课程改革试点区为契机, 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逐步确立了“文化育人” 的理念, 引导学校从文化层面的高度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促进未成年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

 如路桥二中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把改革的矛头直指教育教学的源头和根本, 实施了“高效自主” 的课堂改革, 教室四周都有黑板, 学生被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从而还原了学生的活泼个性, 重新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培育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

 路桥实验中学则提出“科学+自主” 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 既为学生当前的升学着想, 又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 既努力帮助学生摘取现实的升学果实, 又努力使学生的理想之树根深叶茂。

 路桥三中更是提出了“为人生架桥, 为幸福铺路” 的办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 追求着教育“就是使人活得智慧、 道德和幸福” 的终极目标。

 今年路桥区又提出了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努力做到“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 , 使每位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熏陶。

 这种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人民教育》、《长三

  角教育》 等杂志都到路桥蹲点调研, 并宣传报道了路桥的经验做法。

  五、 关爱弱势儿童, 建立关爱帮扶机制

 路桥区关工委一直来十分

 关注弱势儿童的学习生活, 协助区慈善总会设立贫困学生慈善基金, 对特困学生开展关爱帮扶。

 部分学校关工委还主动与山区学校“牵手结对” , 开展各种资助和赠送书籍等活动。

 去年汶川地震后, 各校关工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妥善做好灾区 30 名来路桥学生的学习安置工作, 照顾其日常生活, 对重灾区 44 名在路桥就读学生给予每人 200 元的经济补助。

 同时, 积极开展爱心募捐活动, 全区各校共为灾区捐款达 426 万元。

 针对路桥民营经济发达, 外来人口众多的现状, 关工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着力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 问题, 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关爱行动, 督促落实外来民工子弟入学有关政策, 给予本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做好扶贫帮困资金的落实, 2008 年全区共接纳外来民工子弟 20263 人, 落实各类补助经费 70 多万元, 全年共有5490 名中小学生得到资助, 确保未成年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同时, 关工委还非常重视失足青少年的改造生活, 多次会同教育局关工委到杭州少管所等地看望路桥籍失足青少年的服刑改造

  情况, 鼓励他们洗心革面, 帮助他们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关心“归正” 青少年的工作生活, 避免他们“二次失足” 。

  六、 发挥全社会力量, 进一步加大育人力度

 近年来, 路桥区关工委会同教育部门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学校教育凸显浮躁和功利, 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社会媒体存在不良导向, 社会转型期的教育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师生矛盾、 代际矛盾、 家校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甚至激化, 这些都需要引起各级关工委和学校、 家庭、 社会的反思!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关心下一代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庞大的社会工程, 仅靠关工委和教育部门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 , 让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 更理性的关注, 真正凝聚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心愿, 把我们的青年一代教育好、 培养好。

篇四: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39 卷第 6 期2020 年 6 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CollegeVol.39

 No.6Jun.

 2020D01 :

 10.16276/j.cnki.cn51-1670/g.2020.06.00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王海滨(绵阳师范学院 , 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 :

 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 , 需要构建系统化的长效育人机制 , 形成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位育

 人格局 。

 为此 , 绵阳师范学院通过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 ,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 ,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平

 台建设 ,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 ,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务实推进课程思政关爱工程 , 充分发挥党建育

 人功能 、 课程育人功能 、 科研育人功能 、 文化育人功能 、 实践育人功能和心理育人功能 , 深入挖掘 “ 思政育人 ” 要素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关键词 :

 高校 ; 思想政治工作 ; 六大育人体系 ; 育人功能中图分类号 :

 G64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612X(2020)06-0006-05“ 育人之本 , 在于立德铸魂 。

 ” 习近平同志在

 2016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 ,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

 样的人 、 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

 题 ” ⑷ 。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高屋建领 、 蕴意深刻 , 科

 学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具

 有很强的政治性 、 思想性 , 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思想 。

 中共中央 、 国务院于

 2017 年 2 月颁布了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 , 特别强调 , 要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 ,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⑵ 。

 如何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实效性呢 ? 毋庸置疑 , 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

 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 形成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

 位育人格局 。

 为此 , 绵阳师范学院通过构建思想政

 治工作六大育人体系;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 , 统筹推进 “ 课程思政 ”

 平台建设 ,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 , 扎实推进课

 程思政实践改革 , 务实推进课程思政关爱工程 , 不断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 、 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党建引领 , 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近年来 , 学校坚持 “ 抓好党建促发展 ” 工作思

 路,借力 “ 双带头人 ” 培育工程 , 深化 “ 党建 + 课程思

 政 ” 模式 , 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

 学校党委

 高度重视,将 “ 课程思政 ” 建设确立为 “ 书记工程 ” , 建

 立定期分析研判 、 协调推进制度 。

 党支部培本固基,

 积极实施 “ 双带头人 ” 培育工程 , 推行 “ 党建 + 课程思

 政 ” “ 党建 + 师德建设 ” 等 “ 党建 + ” 模式,助力 “ 课程思

 政 ” 建设 。

 健全 、 完善各项制度,在教师职务晋升和职

 称评审中充分考虑 “ 课程思政 ” 全方位育人落实情

 况 , 纳入听课环节 , 构建测评机制 , 在精品课程 、 重点

 课程的遴选立项等过程中融入 “ 育德功能 ” 指标 , 在

 学生评教 、 督导评课 、 同行听课等评价标准中融入

 “ 育德效果 ” 观测点 。积极探索实践 “ 专业思政 ” 建设 , 发挥教师党支

 部在 “ 专业思政 ” 建设中的引领 、 推动和保障作用 。

 “ 双带头人 ” 培育工程推进及时 ,2018 年底前 “ 双带

 头人 ” 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和岗位实现全覆盖 。

 “ 双

 带头人 ” 工作室建设扎实有效 ,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

 院教工一支部被确定为全国党建工作 “ 样板支部 ”

 培育创建单位 , 成功入围 “ 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收稿日期 :

 :

 2020-04-28作者简介:王海滨 (1962- ), 男 , 山东诸城人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 •

  6 6

  •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大基层党组织 ” 和绵阳市基层党建 “ 3+2 ” 书记项目

 AA 级示范党组织 。

 目前 , “ 双带头人 ” 带领教职工

 充分融入 “ 课程思政 ” 建设 , 支部在政治引领方面的

 主体作用进一步彰显 。

 学校逐渐涌现出一批品牌课

 程和特色学院 , 实现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 “ 双

 提高 ” 。

 同时,课程思政也在催生一支政治素质过

 硬 、 业务能力精湛 、 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

 伍 , 确保学校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

 全过程 。二 、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充分发

 挥课程育人功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绵阳师范学院紧紧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政课程主渠道 , 全力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进 ”

 工作 , 大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 实现专业课程与

 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 多措并举培育课程思政,推动思

 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不断探索既符合新时

 代国家对思政课程和思政课程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新使命 、 新标准 , 又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思政

 育人新路径 , 形成以 “ 载体丰富 、 圈层育人 ” 为特色

 的思政课程 、 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 推动 “ 三全育人 ”

 落地落实 , 使思政课程真正 “ 活 ” 起来 、 “ 动 ” 起来 、

 “ 鲜 ” 起来 、 “ 红 ” 起来 、 “ 实 ” 起来 。

 二级学院开展课

 程思政教学改革活动 ,108 门专业课程被纳入 “ 课程

 思政改革示范课程 ” ; 组建由 “ 双带头人 ” 重点参与

 的 “ 课程思政 ” 宣讲团 , 遴选 30 名思政课程教师与

 16 个学院 108 名专业课程教师 “ 结对子 ” , 开展 “ 课

 程共建 + 任务共谋 + 难题共解 + 成果共育 ” 的协同活

 动 , 共同研讨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 。从 “ 专业课教师只教好专业 , 育人是思政课教

 师的事 ” 到充分认识既要 “ 教书 ” 又要 “ 育人 ” 这一核

 心理念 , 正是得益于以名师专家团队为引领,大力推

 进课程思政建设 。

 校级 “ 教学名师 ” 孙玉希教授领

 衔的 “ 物理化学 ” 将 “ 格物 、 致知 、 明德 ” 作为教学理

 念 , 经过两年的不断充实完善 ,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 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等诸多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

 贴切地结合在一起 , 引导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德行 ,

 将德行转化为信仰 , 深受学生喜爱 。

 四川省学术和

 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绵州育才计划专家王正惠教

 授领衔的 “ 教育心理学 ” 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 “ 四有

 好老师 ” “ 四个引路人 ” 和 “ 四个相统一 ” 为指导思

 想 , 融合 “ 课程思政 ” 基本理念 , 促进教师教育专业

 学生未来成为具有 “ 品格 、 品行 、 品味 ” 的 “ 大先生 ”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 校级 “ 教学名

 师 ” 韩晓娟老师领衔的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课程从

 教学内容 、 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上逐步建立起由

 “ 三典融入 ”

 “ 三段渐进 ”

 “ 三法强化 ” 三种教学模式

 构成的新式教学体系 , 即 “ 三三三式 ” 教学体系 , 在

 全校树立了思政课程建设标杆⑷ O三 、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平台建设 , 充分发

 挥科研育人功能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程 , 在构建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过程中 , 统筹推进各二级

 学院 、 相关职能部门作好整体设计 , 根据不同专业人

 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依托 “ 一学院 、 三

 中心 、 一基地 ” 平台 ( 简称 “ 131 ” 平台 。

 一学院指马

 克思主义学院 , 三中心指四川新时代党建创新研究

 中心和纪念场馆教育 、 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以及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 一基地指绵阳市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 )

 , 发挥科研育人功能 , 优化科

 研环节和程序 , 完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 改进学术成

 果评价标准 ,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应

 用 , 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 价值取向 、 学术

 导向 , 培养全校师生 “ 至诚报国 ” 的理想追求 、 “ 敢为

 人先 ” 的科学精神 、 “ 开拓创新 ” 的进取意识和 “ 严谨

 求实 ” 的科研作风 。学校加强课程思政课程群建设 , 积极培育 “ 双

 带头人 ” 为团队带头人 , 撰写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40

 余篇 。

 吸纳思政课程建设新元素 , 及时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有机融入课程教

 学 , 结合绵阳地域特点 , 开设抗震救灾精神 、 “ 两弹

 一星 ” 精神等专题讲座,开发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等系列校本课程 , 有计划地编印一批有绵阳师范学

 院特色的校本教材 。

 立足区域 , 打造以地震纪念馆

 为主体的 “ 红色文化 、 传统文化 ” 两类场馆教育实践

 体系 ; 以 “ 四个一 ” 为总体要求 , 全面落实思想政治

 课教师全员社会实践制度 , 即专任教师每年必须参

 加为期不少于 1 周的集中社会实践 , 提交 1 篇调研

 报告,编制 ] 个教学案例 , 每年举办 ] 次展览评比表

 彰活动 。

 通过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研究中

 心示范课展示 、 学术沙龙等方式 , 搭建多学科背景相

 • •

  7 7

  • •

 王海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六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互支撑 、 良性互动的课程研讨和培训平台 。

 由 “ 双

 带头人 ” 、 教研室主任和教育教学管理系列教师组

 成科研团队,提炼工作经验 , 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 达

 到研教互哺的效果 。目前,全校共撰写调研报告 400 多篇 , 形成案例

 400 多个 , 汇编文集 7 本 , 编有 《 用红色精神引领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 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

 究 》 等系列著作 。

 其中 , 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

 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 关于加强抗震救灾先进典

 型宣传的建议 — — 以四川省长宁县抗震救灾为例 》

 受到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 。

 批示中 , 省委

 宣传部领导对调研报告给予了高度认可 , 对建议中

 加强先进典型宣传等诸条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 、 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宣讲模式 , 充分发

 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积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浓厚氛围,形成了

 党委统筹 , 上下联动 , 全校协同 , 全体参与的工作机

 制 , 统筹抓好课程 、 课堂 、 教材和课程思政工作 , 营造

 “ 课程有示范 、 教师有榜样 、 成果有固化 ” 的浓烈课

 程思政氛围 , 发挥 “ 春风化雨 、 润物无声 ” 的环境和

 全员育人作用 , 注重队伍建设,打造 “ 教学共同体 ” ,

 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

 一是加强团队建设 , 形

 成了课程思政管理 、 教学 、 科研三大团队 , 搭建多学

 科背景平台 , 聘请优秀专家学者 、 地方党政领导 、 时

 代楷模和代表人物担任特聘教师 , 定期开展课程思

 政报告会 , 打造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品牌 “ 右

 木讲坛 ” 和文化传承弘扬平台 “ 国学讲堂 ” 。

 二是开

 展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 “ 结对子 ” 活动 , 一

 方面 , 使思想政治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课程,促进思

 想政治课具有思想性 、 理论性的同时 , 更具亲和力 、

 针对性;另一方面 , 使专业课教师从 “ 不想讲 、 不敢

 讲 ” 到 “ 主动讲 、 放开讲 ” , 努力形成 “ 课程门门有思

 政 , 教师人人讲育人 ” 的思想政治教学新风尚 。

 三

 是强化示范引领 , 通过评选表彰师德标兵 、 教学名

 师 、 教学良师 、 教学新秀等先进个人,选树课程思政

 优秀示范课堂和优秀教师,举办师德建设座谈会 、 课

 堂教学集中展示 、 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 开辟优秀教

 师 “ 两周一星 ” 专栏等方式 , 形成示范效应,大力宣

 传敬业奉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 。课程思政的深入改革 , 让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

 们热情高涨 , 忙碌而又充实 。

 他们励志讲好中国故

 事 , 发出时代强音,将思想政治课堂搬到了校外 , 自

 觉接受社会民众的检验 。

 学校借助学科优势 , 打造

 特色品牌,组建教师专业宣讲团 , 教师政策宣讲团 、

 结合每年的时政热点 , 在校外掀起一轮轮宣讲热潮 ,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 弘扬正能量 , 凝聚师生人

 心 。

 积极探索 “ 宣讲 + ” 模式推动宣讲入脑人 L 、 , 提

 升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在宣讲中穿插知识

 竞赛 、 有奖问答 、 微视频展示 、 微党课等 , 吸引大学生

 和基层群众自觉参与 ,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 引导

 大学生和群众感恩党的关怀 、 凝聚团结力量 。

 选派

 课程建设负责人和 “ 双带头人 ” 赴上海 、 广州等地培

 训调研 , 学习先进经验,回校采用专题汇报方式进行

 宣讲 。

 近年来 , 学校共组织开展各类宣讲 400 场

 ( 次 )

 、 受教育人数达 2 万人 ( 次 )

 o五 、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 , 充分发

 挥实践育人功能学校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改革 , 从学校顶层

 设计到二级学院 、 职能部门协同 , 再到教师层面分类

 制定实施方案 ,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 路径

 与方法 、 手段等研究工作 ,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 以人

 才培养为契机 , 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 , 不断探索课

 程思政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 , 坚持理论教

 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一方面 , 秉持 “ 立足绵阳 、 面向四川 、 辐射西部,

 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理念整合实践

 资源 , 拓展师生实践平台 , 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

 践 、 创业实习基地 , 为课...

篇五: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o .O9 塾 !

 TIM E E DUCA TION S e Dte m b er 在 中学德育工作 中积极构建 四位一体育人体 系的实践与反思 — —以河南省新 乡市第一 中学初 中部为例 吕庆生 王丹云 摘要:随着国际和国内局势的变化 ,社会并存的价值观念呈现 出多元化,在多元化价值观念影响下,中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 等都受到冲击,是非、善恶、美丑等有些混淆不清。同时,目前我国部分中学德育工作又出现一些问题 ,德育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到 实 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认真反思、积极思考,适应新时期学生变化发展的新特点 ,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格 局 。

 关键词 :德 育工作 四位 一体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 识码 :A DO1:10. 3969/j . issn.1672—8181.2015.18.002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要素、质量 、功能 都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整体具有功能放 大效应。中学德育也是一个整体开放的大系统,笔者通过对河南 省新乡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育人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调研,认为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放在课程育人 、活动育人、管理育人 、环境育人 四位一体的整体系统 中实施 ,努力做到 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 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整体育人 功能,切实提高育人的效果。

 1 课程育人 的内涵及育人要求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 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而全面深化课程改 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 、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 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适应教育 内涵发展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 必然要求。课程应不仅指学科总和,更应指学校老师讲解、学生 领悟学科知识的过程。而课程育人指通过教学 目标抓手导学案、 组织抓手小组合作 、流程抓手课堂模式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质 疑精神 ,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提升 ,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落实 课程育人,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 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具有重要 而深远的意义 。新 乡市一 中初 中部 坚持 以“ 三个面 向” 为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以课堂作为起点 ,以 流程为依托,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课堂模式,提出了“I’ m in (参与)”课堂模式,这种新的课程改革给学生留有更多 自由支配 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合作中学会谦让,学会爱惜 集体荣誉 ,学会控制情绪,同时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能力能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真正 达到通过课程育人的 目的。

 2 活动 育人 的内涵及育人要求 活动育人就是通过丰富多样 ,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种 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其主要抓手和落 脚点就是通过不断创新和落实现有的德育系列教育来逐步实现 育人的科学化、系统化、高效化,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具体指在初 一年级开展“道德、礼仪、规范、习惯”八字主题教育 ,通过活动对 其施以道德影响,提高其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树立道 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初二上期应开展励志教育 ,下期以培养 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这样就可以激发 、唤醒和 培养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 自觉。初三年级 上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放松身心 ,

 放平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中考备考中。

 3 环境育人的 内涵及育人要求 环境育人是指通过有 目的地利用环境和有计划地建设环境 及开发环境育人功能并驾驭环境育人的活动。以创建有学校特 色的校园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一个适合学生特点 的实践形式作为载体 ,创建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是给学生提 供了一种现实载体, 使之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充 分发挥个性特长及创造的能动性,强化环境育人意识,充分调动 各方面的“育人”积极性,使学生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 、时 时受教育”的良好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为此 ,新乡市一中初中 部通过教室美化布置、文化墙美化 、励志文化走廊等各种方式对 学生进行环境影响,积极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努 力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认真构 建健康、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着力营造有初中部育人特色的校 园环境。

 4 管理育人的内涵及育人要求 管理育人是指在开展常规管理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 育,把常规管理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出发点,

 通过组建学生会 、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途径 ,培养学生生活能 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通过管理达到育人的目的,首先就要树 立育人的“人” 的目标,管理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卓有成效 ,才能让 我们的学生有公德、有原则、有追求。管理的过程是让学生遵守 规范的过程 ,而后逐渐有了遵守规范的习惯,进而培养遵守规范 的意识,最后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总之,在构建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开展特色德育教育 、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新乡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逐步梳理出了自己 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全员育人,做最好的教育” 的育人特色,开创 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相信 ,只要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 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 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 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简 介 :吕庆 生( 1963一) ,男 ,高级教 师 ,河 南省 新 乡市第一 中 学初 中部主任 ,研 究方向为 中学德 育、学校 管理 ,河 南新 乡 453 007 王丹云(1988一) ,男,初级教师,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初 中部主 任助理,研究方向为思想品德教学、中学德育,河南新乡 45300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分年级德育系列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LIK GHC- - 0366。

 一2 一

篇六: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21 年第 32 期 基础教育82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李杰 王泽成

 黎云平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镇小学,辽宁大石桥 115100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德育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也表明对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当前社会的转型发展使教育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如何精准定位德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关键词 :德育体系 ;构建 ;立德树人在中小学期间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学工作,无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有力基础,为实现全民族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提升,起到了奠基性作用,为培养出素质水平高的合格公民,铺设了教育起点。所以在新时期下,良好地开展中小学在德育方面的教学工作,也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懂得在实践中,持续探索符合我国在教育方面国情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力求在德育方面构建出一校一品的育人特色,促使德育方面的工作,能够在新时期下,提升社会效益,变成现代教育实现跨越与发展的隐形推手。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可以发现中小学生在自身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 :部分学生十分沉迷游戏,将大量的学习时间用于网络游戏 ;部分学生被不良动画、不良视频所影响,因此在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行方面都出现了严重偏差 ;部分学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要么在过度溺爱中成长,要么在亲情漠视中成长,因此在心理方面产生了孤僻、自负以及自卑等多种严重的心理问题。上述这些问题,都十分需要良好的德育教育来修正。不过受多元因素的阻碍,使得我国中小学在德育工作方面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因此我国中小学在德育方面的工作效果并不良好。我国中小学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 :学校和教师对德育方面的工作,没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且没有把德育工作同知识教学摆在等同地位。我们都知道,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为我国整体教育系统里面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时期。在此时期开展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优质的行为习惯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处于中小学时期的学生,要么在童年期,要么在青春期,而这两个时期恰恰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与教师就要懂得把德育工作同知识教学摆在等同地位。与此同时,现阶段中小学在德育工作方面还没有较强的德育理论指导,也没有较为健全的教学体系,所以使得中小学在德育方面的工作形式与工作内容都非常单调,并且没有凸显出时代性与创新性。为此学校、教师就要懂得关注细节,从上述几个方面,寻找德育工作中的突破口,并创新中小学在德育方面的工作形式,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创新性德育教学的引导下,能够形成优质的行为习惯,并健全道德品格。二、德育体系构建策略(一)学校教育和主流文化结合学校教育为德育工作里面的中间位置,应在德育工作方面的比重持续升高,且要时刻凸显出我国的主流文化趋势。为此中小学在开展德育方面的实际教育工作时,要将目光放在每个学生的成长方面,促使教育活动可以在教育实践里面,牢牢掌握时代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教育活动中能够懂得自我反思。例如 :中小学可以进行“日行一善,诚信一生”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可以在“善在校园”、“善在社会”以及“善在家庭”这三个层面,做好身边小事,从日行一善,逐渐转变为日日行善。这样一来,德育不仅能够从抽象性变得具体性,还能够良好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使得“善”这一理念,能够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提升在德育方面的综合素质。(二)社会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德育工作单靠学校教育是非常不够的,德育工作和社会环境紧密不可分割,若两者出现分割,德育工作势必会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就要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相结合,促使德育工作能够释放最大化的教育效能。基于现阶段教学现状而言。要想找到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最优结合点,就要注重社区德育与基地德育,简单来说就是良好开展德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此学校就要充分利用本地社会资源,创建固定化的德育活动实践教育基地,以此良好地将德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落实。例如 :中小学可以和本地消防支队、武警支队等单位,构建联谊关系,再将以上多所单位,设定为本校在德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定期带领学生们到德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活动,以此实现社会实践和社会教育的良好结合,共同承担起提高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德育建设之责。与此同时,德育方面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也为所有学生走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创建了更为广阔的施展舞台,在此舞台中,学生们不仅能够进行,绿色军训和逃生演练这类生存技能型活动,还能进行社会调查和社区服务这类生活性活动,使得德育工作良好的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从生存延伸到了生活,真正的变成了全社会的着力点与关注点。(三)加强队伍建设力度教育工作要能够融通古今与博采众长,所以中小学就要懂得让德育工作趋于社会化,力求能够应用社会中的一切资源,使得德育工作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可能。为此德育工作就要纳进社会在中长期阶段的发展规划之中,以此全面化的扩大在德育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促使社会资源能够源源不断地倾斜至德育教育之中。与此同时要把德育在考核方面的工作变得更为细化,提升德育工作在现代化整体教育中的比重,还要创建奖励激励机制,扩大激励力度,促使基层教师能够逐渐转变为精品教师。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们应将德育教学活动彻底落实,同时要立足长远、关注细节,脚踏实地的进行创新与改革,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参考文献 :[1] 詹万生 .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创新人才教育 , 2020,(01):17-23,30.[2] 陈丹琳 . 如何一体化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J]. 中小学管理 , 2019,(05):53-54.[3] 焦素琴 , 赵海旺 . 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J]. 北京教育 ( 普教版 ), 2019(10).。

 。. .。

 。

篇七: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为本 构建大德育课程体系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我校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职业高级中学。二十多年来学校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上始终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一整套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大德育课程体系” 使学校德育工作亮点频现为常武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世所公认的贡献也使学校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一、 “大德育课程体系”的内涵 依照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的要求 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 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作为德育总目标把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五项要素的教育作为德育内容构成德育统一体把实践作为德育课程目标的出发点与终结点。我们认为德育目标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 “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提出与建立 以往的德育是线性结构、单一内容、凝固模式——从课堂到课堂、从教材到教材、从理论到理论具体体现为概念理解偏差德育内容空泛、狭窄、无序德育要求陈旧、偏高 “做人教育”不突出其结果是教育对象不适应我们的教育或者接受了我们教育的对象不适应社会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无法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 “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提出的德育工作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建立大德育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因此我校面向现代社会重新整合德育工作形成了一个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的大德育课程体系。

 三、 “大德育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切合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 新形势下的我校德育工作内容分为七个主干模块。

 一是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入学新生的纪律与理想教育突出重点让广大新生了解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教育要求懂得在校应掌握哪些知识结构培养哪些专业技能塑造何种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确立奋斗目标。

 二是行为规范教育。围绕“学生行为一日常规管理”要求制订相应的教育管理考核办法建立由各管理职能部门在内的教育考核检查网络。结合一日常规教育、普法教育剖析正反典型强化管理效应进行实实在在的富有成效的行为规范教育。

 三是宿舍文化建设。净、静、境应为宿舍文化建设的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宿舍物品摆放、卫生净化、宿舍美化、宿舍创优竞赛等内容促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自律机制。

 四是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模块主要是在传统的历史性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兼顾时事政治的学习讨论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

 五是“四德、三观”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线之一我们使之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贯穿于 3 年职业教育的始终。

 六是身心健康教育。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 还要具备珍惜生命的意识 崇尚体育 热爱运动 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质适应现代化的学习、工作节奏。

 七是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在新生入学阶段让学生树立“人人有发展个个能成才”的观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到三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创业观教育。

 还有诸如劳动教育、法纪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等都可以穿插在这七个主干教育模块之中组织进行。

 二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体系 一是专门课程。

 德育的专门课程是学校对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马列主义基本常识教育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教育的主要学科。它在诸多的德育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课程包括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 《法律基础知识》 、 《哲学基础知识》 、 《时事政治》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 。

 二是学科课程。

 各科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学科教师虽然不是专门的德育课程的承担者但同样是德育工作者因此我校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节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练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我校专门制定的 《学科渗透德育大纲》  在各学科教学考核评优中把是否渗透德育作为重要考核依据之一。

 三是活动课程。

 1模拟社会实践活动。模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具有一定教育目标在以真实情景为原形的人为情境中学习操作的教育活动形式。第一在学校内开展“模拟法庭” 、 “模拟银行” 、 “模拟商店”等模拟实践活动。第二在家庭中开展“当家一日” “今日我做‘父母’ ”等模拟实践活动第三在校外专门为学生建立诸如“生存岛” 、 “绿色营地”等综合活动实践基地。通过模拟学习、训练和亲身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 第一 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

 内容包括 ①生产劳动②公益劳动植树种草、扫雪、助残、帮助烈军属和孤寡老人、维护公共秩序及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 ③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④训练活动军训、远足 ⑤共建活动警校共建、军学共建、法院与学校共建、  。第二家庭中的实践活动内容包含①家务劳动整理房间、搞卫生、洗衣做饭、采购等力所能及的劳动 ②家庭外出活动参观、游览、走亲访友 。第三社区及社会中的实践活动。

 内容包括 ①勤工俭学 脑力性和体力性的、 生产性和服务性的、 手工性的和技术性的、社会性的和家务性的 。②由国家、 省市及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挂牌的德育基地 场馆、 公园、 陵墓、 名院校、 历史纪念地开展的活动③社区服务。使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是隐性课程。

 1依靠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热爱、接受、理解来完成。德育不同于智育学生不同于产品能否做到以心换心心心相印是德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2依靠丰富校园文化来完成。如建立和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发挥校歌、校服、校训、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搞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编制必读图书和选读图书目录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些名著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 习外国优秀文化抵制各种庸俗文化、黄色文化影响设立校史室办好板报、橱窗、广播、校报、校刊等动静结合特别是注意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以收到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效。学校已连续开展了十七届文艺汇演和歌咏比赛这些节目均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各 班的班风、舍风建设由学生干部与班主任共同策划学生干部具体实施。让学生不知不觉又自觉自愿地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净化、美化着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的品格推动着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是咨询课程。

 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文学等媒介与教育、咨询对象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教育、咨询对象解决认识过程中知与不知的基本矛盾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有效适应环境的课程。辅 导咨询包括集体辅导咨询和个体辅导咨询。

 三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体系 1网络化管理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德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德育网络管理体系。对外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统筹协调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对内通过学工处和共青团、学生会主要落实活动课程、咨询课程通过教务处主要落实学科课程 通过三处和教育工会共同落实隐性课程。行政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再把这些课程落实到基层。整个管理工作像一张网确保了每一项德育目标都有落实的结点。

 2责任管理 伴随着学校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德育课程的岗位责任管理也得到了落实。从校长到每一位教职工从每学年初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制订到一学年内工作的实施过程到学年末的述职和工作考核总结德育课程的落实情况和实绩都是重要的内容都关系到考核的分数 和确定的等级并与奖金挂钩。责任管理强化了教职工全员育人的观念保证了德育内容和德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3学分管理 实行“德育学分制” 旨在变管理为服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成长环境打破旧的主观评价学生品德的体系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成果成绩化把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 、行为规范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统一的德育教学中。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德育类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自已行为品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4奖惩措施 奖惩管理分为两种对象。其一是教师教师落实德育课程的情况与奖惩挂钩同时对教师独创性地开展争创和评选“德育骨干”的工作。其二是学生在实施学分制的基础上对那些理论学习和实际表现突出的学生德育学分可以加分。对于那些德育学分不及格者我们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①组织参加德育培训班学习。②指导制订德育进步目标和计划。③落实“一帮一” 。④尽可能提供进步的机会和平台。⑤加强督促和考察。

 四、 “大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际成果 大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德育工作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德育实效明显 首先 德育内容经过师生的共同转化、 创生 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 真正成了可感的、具体的、容易接受的德育内容。

 其次德育课程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生动的、不断有新内容新意义生成的课程。

 第三学生不再是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消极的接受者变成了积极的德性创造者人的道德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四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融洽他们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共同探讨道德话题、相互影响、相互转换角色的群体。

 二社会效应提升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经验介绍《对症下药与正本清源—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经验介

 绍》 、 《与时俱进构筑学生德育评价新模式》分别在 2005 年和 2006 年江苏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年会作大会交流学校也因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特色鲜明成为国家教育部确认的首批全国百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省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德育知识竞赛“先进单位” 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 “平安常州先进集体” 、 “法治常州建设示范点”等荣誉获得区“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称号还连续三年被区人民政府、人武部评为“征兵先进单位” 常州市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学校团委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区“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篇八: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之窗完善德育体系推进 ! 三全 " 育人口 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中学司玉东教育部发布的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 把

 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 为学校德育工作指

 明方向 $ 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中学把德育工作

 放在首位 , 积极倡导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 , 不

 断挖掘德育资源 , 创新德育方法 , 完善德育课

 程体系和德育评价体系 ,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

 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整合资源 , , 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学校按照全员育人 、 全过程育人 、 全方位

 育人的 “ 三全 ” 德育理念 , 建立政教 % 年级 % 班

 级三级德育管理网络 $ 政教处 、 年级组担任监

 督者和

 者的

 ,

 班级

 管理 , 加

 教师德育

 ,

 学生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上 , 学校不断修订完善 《 金水

 一中班级德育量化考核

 》 , 对学

 为和

 评 ,

 、 励和

 对级工作 、 教德育工作和主任工作

 评估和考核 。在教管理上 , 学校成立德育课题研究

 小组 ,

 对

 任 、 政教管理人员 、 心理

 教育教师和任课教的德育

 ,育一德

 、 业务

 的教

 $在学管理上 , 学校

 学

 我组织 、 自我教育 、

 管理的主体作用 , 立员会 ,

 法

 导员 、 理

 导员等专业人员 , 积极

 学校 、 家庭 、

 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创新素养 , , 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

 学生核

 , 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 把德育的内容归类整理,基本完

 德育课程建 $的课程为五类 $ 第一

 课程 , 包括入校课程 、

 课程 、

 课程$ 第

 课程 , 过

 、

 、 中中

 , 通过动节 、 建军 、 国庆

 纪念

 展爱国

 主义教育 $ 第三

 实践活动类课程 , 如军

 训 、

 、 远足 、 作品展评 、 体育活动 、 动 $第四

 课程 , 如

 任

 、 学干部、 志愿者

 $ 第

 团课程 ,田径 、 足球 、 啦啦 、 舞蹈 、 书法 、 编程 、 学

 社等 。家校共育 , , 探索德育有效途径家庭教育第一教育 , 德育也需要家庭

 教育参与进来 $ 为此 , 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中学

 了一门学生和

 共同参与的

 课程 , 即 《 少年志 》 课程 。作为一门哲学思维课程 , 《 少年养志 》 以

 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坚韧的子 , 帮助他们

 成为有灵魂的思想者为目标 ,

 了 “ 十观

 课 ” 的呈现 :

 人性观 、 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道德观 、 爱情观 、 教育观 、 历史观 、 思维观和互

 联网观 $ 这些观念的交流讨论连接了学校和、

 和孩子 、

 和教 $思考未来教育 , 我们

 德智体美劳深

 度融合 , 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更质

 量地实立德树人这一根任务 $( 责编 侯心雨 )2021.06

 诃祇鉛 i

 育|

 35。

 。. .。

 。

推荐访问:德育工作六大育人体系 育人 德育工作 体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