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羊棘球蚴(包虫)病实用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2-12-01 16: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激发羊体产生针对细粒棘球蚴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避免感染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的羊群在进行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注射后,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一年之久。在免疫区给犬投喂吡喹酮,经羊棘球蚴(包虫)病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监测,当地羊群包虫病患病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且膘情普遍变得良好。由此证明,给羊群免疫接种羊棘球蚴疫苗结合给犬投喂吡喹酮可有效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畜健康、增加养殖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棘球蚴;包蟲病;疫苗;ELISA

包虫病,即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us granulosus),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我国每年新增包虫病患者达38万,感染家畜约5,000万头份,在广大牧区素有“虫癌”之称。寄生于终末宿主犬科动物体内的棘球绦虫孕节和虫卵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人、羊、牛等中间宿主误食入发育期的细粒棘球蚴而引发感染。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手术方法切除寄生器官,但复发率较高[2]。

近年来,各界学者在如何防治细粒棘球绦虫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研制出包虫病Eg95疫苗[3]。临床试验证明,已开发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绵羊包虫病的保护率可达97%。我国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羊群通过免疫注射该疫苗,结合给犬投服吡喹酮,包虫病发病率有了显著地降低[4]。本文就羊棘球蚴(包虫)病常见检测技术、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及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综述。

1检测技术

包虫病的诊断常在宿主动物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才开始的,感染初期很难被确诊。目前,对患者常以影像学和免疫学相结合进行综合诊断。对其他中间宿主进行诊断时,常用囊液、原头节蛋白或其他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进行ELISA检测。

1.1人包虫病检测技术

便携快捷、费用低廉的超声仪是检测包虫病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技术成功地应用于HAE,因包囊病灶处有“血供”等特征,病灶周边有连续或短棒状滋生血管环绕,这些血管在进入病灶边缘处突然“截断”。跟据这一影像特点,可对包虫病进行诊断。

近年来应用普遍的CT技术在包虫病诊断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该技术可对包囊进行准确、清晰的定位,并可显示包囊的数量、大小及位置,便于指导选择手术切口和手术方式。

1.2ELISA检测技术

目前,检测棘球蚴病的首选方法是ELISA检测法,用于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其中,抗原B蛋白(AgB)是由细粒棘球蚴幼虫产生的高丰度蛋白,由原头节和包囊合成和分泌的,AgB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在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反应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棘球蚴Em2抗原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被WHO认证为诊断泡状棘球蚴的参照指标,适用于临床诊断和大规模筛查。

ELISA检测法快速、灵敏,但实际操作比较复杂,我公司正在积极制备更方便、更快捷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免疫金试纸条,目前正在申报新药阶段,相信不久之后,养殖户自己就可以在自家羊圈中对羊群进行羊棘球蚴病的诊断。

1.3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基因扩增及核酸分子杂交等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和研究。临床上约有5%~10%血清无法运用ELISA方法准确检测,而运用PCR法检测棘球蚴保守型基因序列,可提高其检测准确率。

1.4对终末宿主犬的检测

检测终末宿主犬体内的棘球绦虫或粪便抗原,包括氢溴酸槟榔碱下泻法检测犬粪成虫、犬粪饱和蔗糖水虫卵漂浮检测、细粒棘球绦虫犬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诊断等。其中,最简便、可靠的是ELISA检测法。

2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

中国是一个养羊大国,在我国的21个省(市)、自治区中均有该病的流行,发病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6.9%,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区流行最为严重,这些地区均为人感染包虫病的高发区。据报道,上述地区犬的成虫感染率超过15%,家畜感染率超过50%,每年由于包虫病感染家畜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亿元以上[5]。

目前,用于预防家畜感染包虫病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免疫接种羊棘球蚴Eg95疫苗。现已有成熟的商品化疫苗———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上市。临床实验表明,羊群在免疫注射该疫苗后可产生稳定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保护的作用。用于预防牛感染包虫病的牛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正处于临床推广试验中,不久便可推向市场,服务于广大养殖户。

2.1疫苗可有效预防羊感染棘球蚴(包虫)病

Health D D等[6]通过运用细粒棘球蚴抗原免疫羔羊,在初次免疫第28日再次进行免疫,其免疫保护期可达1年之久。Larrieu E等[7]运用EG95重组疫苗对新生羔羊连续进行三次免疫后,其免疫保护期可持续至商品羊出售。

赵扬扬等[8]运用羊棘球蚴(包虫)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1,637只幼年绵羊和山羊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疫苗免疫监测。结果显示,Eg95重组蛋白疫苗在免疫注射14日后便可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在第28日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免疫保护期超过3个月;在首次免疫后第28日再次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有了显著地增加(p<0.05),免疫保护可够持续12个月以上;当在二次免疫后第12个月进行第三次免疫,Eg95抗体水平得到了极显著的提高(p<0.01),抗体滴度可达到3.5以上。

综上所得,羊棘球蚴Eg95重组蛋白疫苗具有良好免疫效果,可有效预防绵羊和山羊感染棘球蚴(包虫)病。

2.2疫苗可有效降低羊、犬的棘球蚴(包虫)病感染率

赵扬扬等[9]运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新疆某地区羊群进行了持续四年免疫监测,同时统计疫苗免疫区的犬粪虫卵的检出情况。结果表明,自2011至2014年期间,免疫区羊棘球蚴患病率从57%逐年降低至4.63%;犬粪中的棘球蚴虫卵的检出率自14.1%降低至7.4%。此外,在新疆另一地区同时进行了包虫病疫苗免疫和对犬进行药物驱虫试验。结果表明,自2011年至2015年期间,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自21.53%下降至0.88%;羊包虫病感染率自55.08%降低至4.93%。

对比上述试验可得,运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羊可显著地降低犬患棘球蚴病的概率。结合对羊进行疫苗免疫、对犬投服吡喹酮,降低犬患棘球蚴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运用疫苗免疫羊。因此,在广大牧区建议使用疫苗免疫家畜和对犬投服驱虫药相结合,以遏制棘球蚴病的传播、流行。

3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部地区广大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疾病之一。对于包虫病的综合防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加强防治宣传。部分农牧民对棘球蚴病还未形成清楚的认识,甚至還有许多畜主不知道棘球蚴病是什么。继续加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牧民清楚认识棘球蚴病的病原、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等,以提高他们防控棘球蚴病的自觉性,这是战胜包虫病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多部门密切配合,落实防控责任。包虫病防控是一项长久的攻坚战,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和严格的防控责任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各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建立严格的防控责任制度,同时争取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保障防控工作的正常运行。

3)强化畜间防治,推进群防群控。包虫病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消除包虫病还有很大的困难。棘球蚴生活史复杂、中间宿主众多,犬等终末宿主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目前还未开发出可预防犬感染棘球绦虫的疫苗,但已开发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切断了其生活史,有效地降低了羊包虫病的患病率。此外,牛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也即将实现商品化。推进畜间全群强制免疫,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为保障人畜健康、增加养殖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4)重视队伍建设。消灭包虫病需要一支责任心极强的防控队伍。我国牧区畜牧生产仍以自然放牧为主,产业管理落后,基层疾控能力薄弱,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因素,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各级疫控中心和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对防疫工作者和检疫工作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保障包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齐普生,范元良,张壮志.包虫(棘球蚴)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J].新疆农业科学, 1989, (03): 35-38.

[2]范才良,廖天学,李慧,等.羊棘球蚴(包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母羊后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5, 35(5): 53-55.

[3]钟秀琴,杨光友.细粒棘球绦虫EG95疫苗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 2014, 45(8): 1207-1212.

[4]孟庆贺.我国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4, 5: 16-18.

[5]赵莉,张旭,张壮志,等.包虫病诊断技术与预防疫苗的研究进展[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3, 28(2): 84-87.

[6]Heath D D, Holcman B. Vaccination against Echinococcus in perspective [J]. Acta Trop, 1997, 67(1-2): 37-41.

[7]Larrieu E,HerreroE, MujicaG,etal.Pilotfield trialoftheEG95 vaccineagainstovinecysticechinococcosisin RioNegro,Argentina:early impactandpreliminarydata[J]. ActaTrop,2013,127(2):143-151.

[8]赵扬扬,李春燕,郭建华,等.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效果监测[J].四川畜牧兽医. 2016,43(10):27-29.

[9]赵扬扬,李春燕,郭建华,等.细粒棘球蚴Eg95重组蛋白疫苗临床免疫效果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6,09:743-747.

推荐访问:防治 实用 技术 羊棘球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