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中专语文教学论文【五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06-22 1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具有巨大的力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中职烹饪专业学生以男生为主,他们往往对语文、英语之类的学科缺乏足够的兴趣,更无法提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中专语文教学论文【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五篇】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基础差,缺乏学习语文兴趣与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具有巨大的力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中职烹饪专业学生以男生为主,他们往往对语文、英语之类的学科缺乏足够的兴趣,更无法提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在小学与初中没有打好,因此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稍有困难便会选择逃避,在这种情况下,兴趣难以被激发,还会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各行其是,无法营造安静、奋进的学习氛围,即使是想要好好学习语文课程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也会被影响、感染,最终语文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老师教学困难。另外,缺乏学习语文兴趣与习惯,学生就不能主动地将语文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与日常生活当中,进而产生“语文无用”的错误认识,学习热情渐消,形成恶性循环,成为语文厌学生。

1.2教材相对较难

当前职教版教材与普高人教版教材对于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来说,适用程度低。对绝大部分烹饪专业学生来说,教材难度偏高,并且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兴趣,难以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学得十分吃力,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自信心受到打击,同时,老师也难以推进教学进度。改善这种情况不能一味降低教材难度,而是应该根据烹饪专业学科特点,编纂出适合本专业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与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材。

1.3思想意识方面轻视文化课

思想意识决定学习态度,当前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学习,认为自己到中职的学习目的就是学习一技之长,视野过于狭窄,不能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除以上原因外,从教育者角度分析,一方面一些中职教育工作者从思想意识层面也重专业轻文化,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他们所掌握的语文教学模式僵化,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将烹饪专业学科特点融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2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策略思考

对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讨,要综合考虑学生厌学语文的多方面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将语文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把握专业脉搏,提高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适当将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加人生活化元素,还要构建起科学、系统、有效的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不断改进烹饪专业语文教学。

2.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具相当强的目的性,必然对本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浓厚兴趣,然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相对薄弱。因此,为促进学生学习语文,首要是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起学习自信心,这可以从专业角度来考虑,把语文教材进行改进、创新,将内容与烹饪专业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多方面、立体化实训,课堂上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多一点师生的互动生成;少一点理论性的阐述,多一点鲜活事例的剖析;少一点课堂的坐而论道,多一点实地的情境教学。例如通过“听”的训练来使学生记忆烹饪过程中的要点并能够复述,通过“说”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介绍菜品等,通过“写”的训练让学生写操作程序报告、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求职信等很切合中职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需要的形式来检测他们语文的学习情况。

2.2鼓励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快乐

当前基础教育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中职教育亦当如此。烹饪专业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以多种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活动并亲身参与,例如创新菜品并取菜名,由全体同学来讨论评价,在思想的碰撞中找寻灵感的火花,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2.3教师深人专业,共同把握专业脉搏

教师要重视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联系,通过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现有专业知识库,与学生共同把握专业脉搏,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与内容,使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专业学习。

2.4提高课程工具性,拓展课堂内容

语文实则是我们认识世界、体悟生活的工具,在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将课堂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菜系历史、营养等方面,通过对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开拓他们的视野。3.5构建科学的语文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与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应该重过程性评价,轻终结性评价;重发展性评价,轻诊断性评价。规避应试教育的弊端,采取现场演示、即兴演说等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专业技育旨。

3结语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那么,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在此 ,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巧用作者简介,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授课型的,以老师讲授为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阵地进行德育渗透。其 中,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是青少年 走向成熟的标志。人之可贵,在于有志。志者,翅也、鳍也。鸟无翅,不能高飞;
鱼无鳍,不能远游;
人无志 ,则不能有所作为。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仍不失为德育的主旋 律。中专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因此,每次 上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溶于作者简介之中。具 体可以这样做:

    1.采用提问启发式。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教师可采用提问启发式,让学生共同回忆作者生平中的 突出事迹,并从中得到启迪。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过他 的有关文章。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问学生:鲁迅年青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 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大家明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 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地发挥:作为学生—一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象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 的需要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2.采用对比式。一个作家在其一生中往往写过不少作品,在讲授作者简介时,教师可以利用同一作家的 不同作品进行对比,从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育讲授龚自珍《病梅馆记》一文时,可以先在黑板 上板书他的另一首有名的诗—一《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 一格降人才。”简析本诗后,点明本诗是作者直抒胸臆。大声疾呼要爱才!用才!而马上要学的新课文《病梅 馆记》则用的是曲笔,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则一样;
珍惜人才!在此,老师可以作进一步的发挥:作为一名普 通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有勇气这样振臂高呼,几次反复地表明心迹,他那种渴望人才的精神 不正是他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总之,作者简介这一环,既不能花过多的时间去讲故事,以免喧宾夺主,但也不能忽视这一环的教育作者 ,教师如何利用,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二、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列,渗透道德教育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根据一定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

它是在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理导人、以境育人的方式中,既在情、形、理、境等因素中实现对人的品质培 养。学校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庄园,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仅凭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远远不 能满足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青少年自我 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产生一种关心自己才能和品格发展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寓 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其特点就在于灵活性和随意性。要做到这一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势在必行。

    事实上,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 较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的中专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参与意识较浓,总想在各种场 合表现自己。作为语文教师,针对他们这种心理特征,为何不可以因势利导呢?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读和说的 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老师寓德于教的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究竟 怎样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具有 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 朋友。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师应多开展一些影视欣赏活动。如轰动一时的电视剧《渴望》在中央台重播时正值 寒假,一般同学都能抽空看。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对这部电视剧进行讨论,看剧中主人公刘慧芳美在哪里?王 沪生的形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评、自己辩,通过这项活动,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 丑恶。电影也一样。如学生观看了故事片《焦裕禄》,语文教师便可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外活动中组织 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最后认识到,当官要当清官,做人要做真人!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对学生进 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当然,影视艺术本身的思想内容,就是丰富的德育资源。正如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教 育人们摒弃一切虚伪的坏东西,了解一切善的魅力。热爱一切崇高的美。”这种资源溶形象性与审美性于一体 ,熔情感性与教育性于一炉,可以避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味以及抽象化的弊端,增强了德育的可感性。学 生在接受影视教育的过程中,消除了逆反心理,简化了德育过程,强化了德育效果。

    其次,举办小型故事会,将读和说的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相结合。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 故事会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说。要做到言之有物、会说,必须多读。开卷有益,只有多读,才能丰富自己, 提高自己。我在讲授完“传记”这一单元后,试举办了一次“两分钟故事会”。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 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 ,我设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让每个同学准备1~2个小故事。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 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
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两分钟左右讲完;
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
第四, 采取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 精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谭嗣同舍身变法等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传 记文学的基本特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和道德情操教育。

    总之,针对中专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读和说的能力培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寓德于乐,寓德于教,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前面已经谈到了结合听、说、读的能力培养,对学生加强德育渗透,这里则针对“写”来谈谈加强国情和 形势教育。

    中专语文教材中,一般安排了应用文单元,其中包括调查报告,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因为社会形势在不断 变化,学生不能总是坐在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让他们把眼光不时地移向社会。中 专生是一个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的阶层。“下海之前先探风”,要把他们由单纯的学生向社会化公民演变,必 须及时让他们去认识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因此,每次假期临近,语文老师应配合学校 安排,结合“写”的培养目的,布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使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新 形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气象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明白,今天比昨天更美好的原 因来源于共产党的好政策。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受到国情和形势教育。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努力: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并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了世界语言的总的特点。普通语言学建立于19世纪初叶,主要是在印欧语系诸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要想获得更多的语言研究成果,人们必须与国外语言学界有广泛的接触,了解世界最新科研动态,这势必要有更高的外语水平。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了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各学科知识的获得同步。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够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但据我们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中文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很少,且也不完全是英语授课时数占总课时的50%以上;
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外语授课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他们的英语笔试成绩普遍很好,但听说能力没有跟上,大都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上。中文专业的学生在高中时读的文科,英语学的很好。他们也认为双语教学能使自己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提高英语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对我院中文系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尝试双语教学时发现,原本抽象难懂的语言理论,课堂上兼用英语授课,除了部分听说水平好的学生听课没有困难外,大部分学生感到相当吃力,自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在全国所有的本科高校中,为了应对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几乎都在大力提倡双语教学,但大多是盲目的,或者说是简单地照般西方的教育,没有根据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对加强《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学校管理部门科学管理,积极扶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历史很短,仍处于摸索阶段。这就要求管理层积极探索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双语教学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些高校要求双语教师必须持有英语六级证书或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经历,这种要求本身无可非议,但问题是通过英语六级就能用英语讲授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吗?我国高等院校外语系教师有出国经历的也是少数,可他们中绝大部分仍然能上好自己的专业课。我们认为解决教师外语口语表达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外教资源,请外籍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逐步达到能熟练用外语授课。就《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材而言,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北京大学胡壮麟等先生主编的英文版《语言学教程》就有困难,如果要求中文专业学生使用外语原版语言学教材就不符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了解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方面加强管理,以期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得到同步提高。有的高校以文件形式规范双语教学模式,让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不仅解决了一刀切带来的问题,也提高了双语教师的积极性。高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能在宏观上把握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微观上指导双语教师的教学实践。

2.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研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双语教学和考核方式。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英语授课能力。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不好,发音不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寻求本校外教的帮助,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针对语言学课程抽象难懂的特点,合理使用中英文授课比例,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下次上新课前,要用简单的英语复述上一次所讲的内容,帮助学生对上一次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梳理。教师要深入研究如何使用教材,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英文版的《语言学概论》教材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自编简易英文教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专业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制成课件,尽可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愿意接受双语教学,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特别难懂的章节,比如“语言的机制”,不妨全部用汉语讲解,让学生课后结合中英文教材慢慢消化。对学生的考核,除了期末英语试题占一定比例外,平时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通过英语提问,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就有关问题进行简短演说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3.学生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转变学习方法和手段。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将来参加国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是以应试为最终目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听说没有跟上的局面。高校对有关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学生既感到新奇,又难以适应,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因此,中文各专业的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在大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今天,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行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和交流中有更强的实力。课前,学生要预习英文教材,识记一些有关语言学术语的英文名称;
课堂上,学生要排除畏难情绪,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配合教师的双语教学,培养自己课堂上用英语对语言学知识进行思维的习惯;
课后,尝试对学过的章节进行英语小结。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用英语就语言学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写作水平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19-01

进入科技信息时代,随着与国际接轨的机会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也必须要重视大学英语的学习。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英语的文化背景。这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阻碍,也可能会让他们在将来的涉外职业中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所以,高职高专学生应适当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教师来讲,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提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的。

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该民族的独特文化。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概念,涉及人文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等,涵盖了人类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各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感知一种文化、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依存,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因此,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曾说过:“我们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一些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好一种语言。”

2.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文化导入指的是在外语教学中切合主题导入相关目的语所属的文化知识,以帮助学生提高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如果缺失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会受到阻碍,语篇理解也会有困难,教学效果、进度和质量也势必受到影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英语基础稍差、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导入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3.导入的方式

文化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3.1 在教学中,很多英语词汇都折射着英语文化的特色。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可能会使人对同样的食物有不同的认识,对同一个英语单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中文中,“龙”象征着中华民族,象征着无上的权利,但是在英文中,dragon意味着凶残、野蛮。又如individualism这个词,中国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个人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应该摒弃;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主张个人奋斗、自我努力,所以individualism没有贬义。在中文里,“黄色”还带有色情的意思,但在英文中,这一含义相对应的是blue(蓝色)。因此,词汇教学中,导入相关文化知识可以避免很多误解。

3.2 加强语篇文化背景的讲解。现在很多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在课文"Trash or Treasure"中,提到yard sale,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关知识:yard sale(庭院售物)又称作garage sale(车库售物),是美国一种独特的售物方式。由主人把家中多余不用的物品放在庭院中,车库里或门廊下廉价出售,周围邻居或是路过的人可以淘东西。了解了这种风俗习惯,学生们便能更好理解文章了。

3.3 注意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很广,例如礼貌用语、委婉语、身势语等等。中国人喜欢问年龄、收入、家人等隐私情况,而在英美文化中,隐私是不容侵犯的。再比如鬼节,中西方的内容和方式完全不同。中国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鬼节,传说这一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很多人家还要举行家宴。而在英美国家,万圣节是所谓的鬼节,家家户户会提前在门前摆放雕刻的南瓜灯,用幽灵、鬼怪等来修饰,到那天,孩子们装扮起来,四处去敲门讨要糖果,说:"Trick or Treat·"西方的鬼节似乎是小孩子的节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这些文化差异,让学生逐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

3.4 充分利用网络知识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传播。网络是各国文化的交汇点和集合点,是世界上信息更新最快、传播最快的媒体。因此,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在各种视听媒体的网络信息,让学生了解掌握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培养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一些资源丰富的网站,例如:爱思、旺旺英语学习网站等,指导学生课前课后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大视野。

3.5 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同时也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造英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多方位地摄取文化养分,慢慢积累文化知识。在阅读中,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3.6 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除了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例如开展英语演讲、英文歌曲、英语朗诵、做游戏、英语短剧比赛等等活动。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英文短剧比赛,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一起探讨剧情、一起排练,不断修正错误的语音语调,结合文化知识,让自己的表演更加地道。往往通过这样一个比赛准备过程,学生们的语言会提高一个层次。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英语知识讲座、英语角活动,与外国朋友多交谈。这些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以多种形式进行操练和提高,进而感受英语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语言教学,还应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中正确的运用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76.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中专;
语文教学;
德育

在教育对于当代社会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我们也认识到不仅要培养知识基础牢固、技能掌握全面的学生,而且要培养品德过关的优秀学生,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职业中专学生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学习中,应当更加重视德育教育。

在语文的教学中要适当地引入德育思想。

一、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地位

语文作为学生时期各个阶段都不可缺少的教育科目,其内容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积累优秀语言知识。新时期语文教学更倾向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逐渐引入德育思想是时展的必然方向。

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大多数职业中专学校现在还是以应付考试的学习为主,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急功近利,这样忽视人文关怀的教育不是我们应当提倡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我们要关注职业中专学生的健康成长,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成长,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一种思想传递给学生。德育和教学不应当被孤立搁置,他们并不对立,更应当是统一的。

现在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地进行扩招,中职学校在争取学生的生源上往往存在着压力,争取不到更好的生源或者生源不足,这也促使职业中专学校不断降低录取学生的指标标准,使得学校录取的学生普遍素质不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不会仅仅只看一个人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也要关注他的思想内涵道德修养层次够不够高。只有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的人,才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栋梁之才。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应用途径

现阶段的中职语文学习依然以课堂作为主要阵地,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要一直用老方法教学。只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复述和讲解已经难以满足现在学生想要扩展视野的需要了,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精神的渗透。语文教师不能像思想政治课堂那样将德育作为一种理论具体地给学生进行阐释,而应当从课本出发,在讲解中引入德育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课堂之外也要开辟第二课堂,因为仅仅依靠课堂上一些枯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新型的教学手段有很多,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为中职专业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设施,教学的方法也更加多元化。在正常的课堂学习之余,可以欣赏一些优秀的影片,因为优秀的影片不仅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其高端的艺术表现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灵魂交流,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也是教学理想的表现手法。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时,不要一直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上,而应当注重能力和道德一起培养,在学习的同时将德育精神传递给学生,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有道德的有用之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巧玲.文以载道因文悟道润物无声:论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1).

[2]范巧玲.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6).

推荐访问:中专 语文教学论文 五篇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五篇】 中专语文教学论文(精选5篇)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