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五篇】

发布时间:2023-06-13 10: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关键词】产品测绘机械制图开发实施【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53-04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五篇】,供大家参考。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五篇】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测绘 机械制图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53-04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入门性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形成的制图识图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工具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职业素养,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日后从事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管理等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

自2010年以来,我们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针对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结合机电产品测绘、机床设备改造、机械产品开发等产学合作项目,以真实的产品测绘任务为载体,以测绘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测绘项目发包的工作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基于机电产品测绘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制图、识图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典型的机电产品及其结构原理,掌握各种拆装、测绘工具以及各种技术资料的使用方法,形成安全文明、科学规范、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等良好的职业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一、机电产品测绘的一般过程

生产企业的机电产品测绘,一般包括机械拆卸、零部件测绘、工作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以及工程图样档案管理等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产品解体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拆装工具,将产品解体为一系列的零件或部件,从而熟悉产品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装配要求,并对零件进行归类和清洗,为开展产品测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产品解体过程中,应对拆下的零部件进行编号和标记,绘制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示意图,并做好有关技术要求标注。在零部件测绘阶段,主要包括零件测量、草图绘制与标注、零件工作图绘制、部装图绘制、总装图绘制等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熟练使用各种测绘工具、设计手册以及计算机绘图软件等工具或资料。在产品测绘的最后阶段,需要按照总装图、部装图、零件图的顺序,对产品的图纸或CAD文件进行编号建档,形成产品的技术文件档案。

二、课程开发理念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过程应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展开,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程序,它既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依据,也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归宿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任务,就是将企业工作任务中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知识、技能系统的建构过程,将其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情境,并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呈现。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装调、检修、管理等岗位技术工作,而机械零部件的测绘,则是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等岗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备检修、仿制等工作中,一般都包括产品解体、零部件测绘、工作图绘制、装配图绘制以及工程图样档案管理等工作过程。因此,以机电产品的测绘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和设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创设一个与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等岗位工作相吻合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生产环境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以真实测绘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

一般说来,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二是这些内容如何结构化。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制造、装调、检修、管理等岗位技术工作要求他们能够熟练绘制和识读机械零件图、产品装配图、设备安装图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图等各种工程图样,能够综合运用制图识图、工程材料、公差配合、安装工艺、检修工艺、计算机绘图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组织,应立足于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典型产品的测绘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完成产品测绘所需的制图理论、公差配合、工程材料、技术测量以及计算机绘图等相关的知识有机整合和序化,并以工作过程为参照,实现将各种离散的、跳跃的知识结构化,通过多个项目的反复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生自己的有用知识。

(三)以行动导向理论为依据组织课程教学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产生和维持行动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过程,注重合作学习,注重学业评价的多元开放,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因而较好地适应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要求。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应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通过创设有效的产品测绘工作情境,组织学生按照小组学习的形式,自主完成咨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组织策划、检查指导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过程监控,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工作任务,自主构建专业知识,逐步形成职业能力,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学业评价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和诊断,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础。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学业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应以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补充,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方法、情感、态度等非专业因素,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基于学习过程(工作过程)的、多元开放的学业评价考核体系。

三、课程开发方案

(一)学习载体选择

对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而言,学习载体的选择不仅要满足课程教学以及课程间衔接的需要,更要解决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接触真实的生产任务,逐步熟悉实际生产的组织形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熟悉与岗位工作相关的技术手段,为其将来从事岗位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我们结合机电产品测绘、机床设备改造、机械产品开发等产学合作项目,选择微耕机、普通车床、甘蔗剥叶机等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机电产品作为课程教学的学习载体,设计轴套类、轮齿类、叉架类、箱体类以及装配体等测绘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真实产品的拆装和测绘,既可达成培养制图、识图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又可认识各种机电产品及其典型零部件,熟悉各种机电产品的结构原理和装配关系,对其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日后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在知识目标的设计上,淡化知识的理论体系,突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结合具体的产品测绘任务,将投影法、基本体、组合体、截交线、相贯线、表达方法等理论性强、难以理解的知识模块进行分解和重组,分别融入到轴、套筒、顶尖、拨叉、齿轮、箱体等真实零件的测绘任务中,引导学生结合形象直观的实物零件,分析表达方案,绘制零件草图,标注零件尺寸和相关的技术要求,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工作图和产品或部件装配图,解决产品测绘工作中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构建专业知识体系,逐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2.在能力目标的设计上,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结合具体的产品测绘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机械拆装、零部件测量、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绘制、产品(部件)装配图绘制、工程图样档案管理等全部测绘工作任务,将测量、草绘、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以及技术资料查阅、工程图样标注、拆装及测绘工具使用等多种能力有机融合,并结合轴、套、顶尖、拨叉、齿轮、箱体等具体的零件测绘任务,强化基本体、组合体、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等基础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在素质目标的设计上,突破传统的概念说教,重视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结合具体的产品测绘任务,以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为依据,要求学生编制测绘工作进度计划表并严格按进度计划执行,自觉接受同学、老师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的监督检查。以国家标准和企业的技术要求为依据,要求学生规范作业,按质按量地完成各个阶段的测绘工作任务,按时提交各种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逐步培养和形成科学规范、耐心细致、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训练项目设计

根据机电产品测绘的工作过程,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机械拆装、工作图抄画、机械零部件测绘和图纸档案管理4大教学训练项目和相应的工作任务(见表1),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模块融入到各个工作任务中,组织开展基于真实产品测绘的项目化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知识构建与能力训练、专业素质训练与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

四、课程教学实施

(一)以任务发包的方式组织实施课程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真实产品的测绘工作任务,以项目发包的形式,按照任务发包、计划编制、机械拆装、零部件测绘、交货验收等产品测绘的工作步骤,组织开展项目化教学,如图 3所示。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做、学、教一体化,知识、能力与素养并重,通过完整的真实工业产品测绘训练,有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顺利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1.测绘任务发包。每6~8名学生组成一个测绘小组,承接产品的部分测绘任务,与教师或企业代表签订测绘工作合同,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交货日期,自觉遵守执行,并接受教师和企业的检查监督。

2.编制测绘计划书。各测绘小组根据承担的测绘工作任务,分析了解产品的结构原理和测绘成果要求,讨论测绘工作方案,进行小组人员分工,了解测绘工作所需的工量器具及学习资料,结合课程教学计划,编制测绘工作进度计划,形成产品测绘计划书,经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审批后执行。

3.机械拆卸与装配。根据测绘工作任务,对产品进行拆卸解体,熟悉产品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装配要求等信息,在拆卸过程中做好检查和记录,并对各零部件进行标记和编号,绘制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4.典型零部件测绘。根据小组承接的测绘任务,对拆下的零件进行测量,绘制零件草图。根据测绘精度要求,查阅有关设计手册,标注零件的尺寸、尺寸偏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结构等技术要求,使用AutoCAD、CAXA电子图版等企业要求的CAD软件,绘制零件工作图、部件装配图和产品总装图,最后对产品的测绘图纸及CAD文件进行归档整理,建立工程图样档案,并打印出图,装订成册。

5.交货验收。将产品图纸、CAD文件档案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材料,提交企业验收,验收合格的,完成测绘任务,验收不合格的,重新整改后再接受企业验收。

(二)以学习过程为依据组织学业考核评价

在测绘工作过程中,学生的测绘方案、机械拆装、零件测量、草图绘制与标注、CAD工程图绘制等各个工作环节,均要经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评价环节,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不合格,均须返工重做,从而建立起基于学习过程的开放式多元学业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在学业考核工作中,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业档案,从测绘方案制定、测绘方案实施、方案实施效果以及拓展训练、课外作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评价结果适时更新,学生可随时通过学业评价管理系统了解各自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主动学习,自我构建,学业评价的诊断、引导和激励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构建开放式、网络化的课程教学平台

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建设机械制图课程网站,提供Pro/E三维电子模型、AutoCAD上机练习系统、自主学习测评系统、学业评价管理系统以及学习指南、视频动画、工程图库、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及时更新。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登录学习,下载资料,提交作业,查询个人学业变化情况,教师和企业人员可上传文件、批改作业、答疑辅导,制图测绘、机械拆装、CAD/CAM等实训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免费开放并提供技术指导,从而建立起开放式、网络化的课程教学平台,打破课程教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校内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结合真实的机电产品测绘任务,组织开展基于产品测绘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 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

[3]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

[4]姜大庆.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实践

《机械制图》是高职教育中工程技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二维与三维相互转换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阅读、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由于本课程是用平面图样来反映实体形状,显得非常抽象,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专业能力。而且随着当前高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相应减少,更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本门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是当务之急。笔者多年从事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并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实践。

一、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不是以培养学术科研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而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应具备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高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精选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包括国家标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四部分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够用”和“必需”为度,将画法几何的一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只着重讲清概念,引入投影理论,而将教学的真正重点放在机件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上。利用大量学时来讲授生产实际中常见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识读它们的方法、要领和绘制技巧(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同时加强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和公差配合部分的教学和练习,做到“精讲多练”。另外抛弃传统的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内容当中穿插计算机绘图部分,每讲完一部分理论内容,立即指导学生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相应的图样,既分散了制图的难点,又增强了课程活力。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既合理地分配了现有的教学时数,又符合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三维CAD/CAM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实体造型软件(Caxa、UG、Pro-E、Solidwork等)已在很多大中型企业中日益普及,这不仅对学生的机械识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机械制图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实迫切要求改革机械制图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把三维CAD/CAM技术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以加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三维构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软件,画出各种形体的三维立体图形(采用此方法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要快得多),这些虚拟三维立体的真实感与现实中的零件完全一样,同时它们还可以在任意角度放大、旋转,这样能方便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根据投影理论画出它的二维图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看懂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加深了学生对制图课的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笔者将机械制图教学中常用的“点、线、面一平面三视图一机件立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零件立体实物一平面三视图一点、线、面”的全新教学模式,使抽象的空间立体投影与平面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映象,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认识。除了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进行教学外,还带领学生到车间现场进行参观了解,增加学生对实际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加强徒手绘图训练

在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徒手绘图训练只占很小一部分学时,其内容主要是徒手绘制简单组合体或零件的正等测轴测图。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做题时,总是花费很长时间思考立体形状,不过他们只是坐着“空想”,而不会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出的答案总是缺东少西,不完整,但在老师绘制出轴测草图并进行讲解后,又会“恍然大悟”,这就说明学生空间立体概念建立的不完整,只是凭借纯粹的逻辑推理来求得答案,即使做对了题解,也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同时,在当前的生产实际中,很多工程操作人员在交流设计思想、现场测绘机件图样时会经常徒手绘制草图,这些都要求加强对学生徒手绘图的训练。因此,笔者在授课中,在最初讲解组合体时,就加入徒手绘制轴测图的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在做补画组合体第三视图时,徒手绘制其相应的轴测图。即先徒手绘制基本体轴测图进行大致的构思,帮助空间想象,再进行解题分析,最后徒手在基本体轴测图上加以修改,直至画出完全符合已知条件的组合体轴测图。通过徒手绘图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空间立体的思维想象能力,更增加了学生自主创意构形的能力,还为学生后续的形体构思与计算机造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此外,徒手绘图训练更为学生拓展跨专业的技能打开了一扇大门,使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可自行学习其它专业,如产品的广告设计、时尚创意、居室的装潢设计、造型等。

四、在机械零件测绘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主要区别表现在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零件测绘是机械制图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活动之一,是根据机械或部件实物,通过测量,绘制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主要是用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强化绘图的技能。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其中,具体做法如下:①教师负责收集一批结构、难度相近的零件,指导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若干个零件,并提出项目要求;
②由小组团队讨论项目的结构框架和内容,拟订出完成项目的计划表和时间表,再和教师进行讨论后加以修改,并准备实施;
③各项目小组自行选用测量仪器,独立测绘零件,采用多种表达方案来绘制草图,再由组员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各小组间也可以讨论交流,教师负责指导和解疑,最终各自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④对各小组独立完成的项目成果进行展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议,最后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小结。采用项目教学的零件测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提升了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助精神。而这正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现代企业所要求的高级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五、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等专业 《机械制图》 课程整合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旧的课程体系大都是借鉴相关专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相应调整得到的。这种学科体系适应了当时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那时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主要担任技术员,辅助工程师进行设备管理、技改等技术工作。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各岗位协作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企业大量需求的是技能型人才,他们在企业中更多的从事产品的制造、装配、设备的维修等工作。这就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在学习到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从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得到训练,使他们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关键能力、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并具备对不同工作岗位环境的适应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独立工作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日常工作行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发整合课程。课程的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相关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线索,以完成专业技术工作的过程、行为为导向,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形成新的课程。新课程从形式上,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根据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逐步培养工作能力;
从内容上说,又必须涵盖了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新课程就要采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新教学方法、新教材,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是因为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本企业生产实际,将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操作技能灵活的应用到工作中去,高素质的工人队伍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企业发展腾飞的有力武器。

一、整合的必要性

工程图样被称作“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图形是交流、表达的直观工具。因此要求中专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须需要具备较强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机械制图》不仅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 ,也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培训课程。当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机械制造业正在向高、精、尖纵向深入 ,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模式。因此对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绘图仪器画图的方法,能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机械图样的绘制中,离不开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在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中,能读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标注,能正确理解公差的意义,对于读懂图样、分析装配关系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手工制图技术相比,现代计算机绘图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大大减轻了绘图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有利于保证绘图精度,所绘出的图质量高;
三是计算机绘图易于图样编辑、修改、管理、交流。随着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必将逐渐淘汰。目前教学机构、科研院所及工矿企业中使用的各类国内外计算机绘图软件不下几十种,但使用最广泛的通用绘图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其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命令齐全,功能强大,适用面广。在我校中专机械类各专业中,我们还将AutoCAD课程教学与国家劳动和就业保障部组织的CITT高新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结合起来,力争提高学生获得技能证书的人数比例。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也成为机械类中专生就业的一块“敲门砖”。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Auto CAD计算机绘图》等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围绕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进一步说,就是培养学生使用机械技术文件进行技术沟通、交流的能力。按照以往的教学计划,我们分别进行三门课程的教学,人为地阻断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各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例如:《机械制图》教学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过测量和公差的相关知识,对零件图中尺寸的标注无法理解和掌握;
《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学习后,学生又无法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机械图样的识读中去;
特别是《AutoCAD》课程只学习软件功能与使用,教学与机械图样脱节,学生既便学会用软件中的各种功能,但不知在绘制图样中如何灵活使用,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不能掌握知识间相互关系,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三门原本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课程进行整合,在一门课程中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那么以上由于原有学科体系而形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有效培养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利用机械图样进行技术交流的综合能力。

二、整合的方法

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

课程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组知识体系,符合中级技能培训"必须、够用"的原则,不求大而全,防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具体的做法是:对原有《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计算机绘图》等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改革,简化投影法、三视图及点线面的理论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从传统手工制图、徒手绘制草图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绘图,对学生进行制图技能的三重训练。从学习各种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开始,到各种机件、常用零件的图样表示,始终将测量的基本技能训练贯穿进去,同时学习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将抽象的图样与手中可测量的模型、零件实物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为机械加工实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在学习机械零件图时,因为要用到表面粗糙度符号、形状公差及位置公差符号,就同时讲解表面粗糙度、形状公差及位置公差的意义、符号及标注方法,在学习装配图时,因为装配图中要用到配合尺寸,就讲尺寸配合的意义及标注方法,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学习有关公差配合的知识,目的是学以致用,实用性很强,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较高,掌握和记忆也较好。

三、新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

为了使整合课程真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机械制图》课程传统的“黑板、挂图、教模、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早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求。该整合课程的教学组织上要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灵活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始终是一个教学重点。现代化的软件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三维空间之门,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纳。例如:在“几何体投影”教学中充分利用AutoCAD的三维绘图环境,绘制一些立体图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临摹计算机中的立体模型,徒手绘制立体草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能很快画出棱柱、圆柱等基本几何体的轴侧图。通过练习,学生对各种基本体的轮廓有了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

2、将实物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零件、装配体的测量与表达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将机械零件等实物引入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所要表达零件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拉近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在测量技能的训练中,要将测量工具、仪器和典型零件引入课堂,通过教师对测量方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典型零件,并根据图纸中的尺寸、精度要求判断该零件是否合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测量技能,又使学生对尺寸标注中基准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理解。

3、使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某个具体项目的实现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解决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能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去。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拆装实习 本科教学 实习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03-02

一、引言

从全国来看,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的汽车类专业都安排有汽车拆装实习,而实习目的、实习组织、实习要求几乎并无差别,都是结合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对整车或者总成进行拆解、装配(有的学校增加运转调试),使学生了解汽车构造、了解汽车拆装的工艺过程,掌握汽车拆装工具的使用等,为后续课程以及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这种专科、本科的无差别化组织,其实背离了本专科培养的定位,这是因为:

(一)培养目的不同

专科、本科的差别除了具体知识之外,主要差别在于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层面,简单说,专科注重技术,本科还要关注科学,或者可以概括为“专科注重‘术’,本科注重‘法’”。专科层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定位在培养汽车维修、操作人才,所以,拆装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汽车构造,学会汽车拆装,为将来的汽车维修做准备。而本科层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进行汽车设计、制造、开发、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汽车拆装实习,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了解汽车构造和拆装工艺,更主要的是还要通过拆装,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尤其是增进对机械类课程的综合理解,培养工程意识。

(二)学生心态不同

专科学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毕业之后就是从事汽车维修、操作,所以,对于拆装,也就觉得很自然。但是,本科生则不同,如果说汽车拆装实习是为了将来从事汽车维修打基础,学生会很反感甚至抵触,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影响到实习效果。

可见,本科层面的任何教学环节都只是一个载体,都应该让学生跳出教学环节本身,从思维方式、方法论层面受益。本科层次的汽车拆装实习,应该是“定位于拆装,但不局限于拆装”,将汽车拆装实习从“术”的层面提升到“法”的层面,进一步丰富汽车拆装实习的内容,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机械工程技能和机械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兴趣,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对本科层面汽车拆装实习的认识

有鉴于此,根据本科层次汽车类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工程意识为重点,把汽车拆装实习打造成符合本科培养要求的开放型综合实训平台。进而,明确了本科层次汽车类专业汽车拆装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汽车拆装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拆装实习,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知识、车辆知识,加深对相关课程的理解,建立相关课程的联系,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汽车整车以及主要总成的结构拆装,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拆装的基本方法,深化对汽车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汽车拆装工艺以及汽车拆装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拆装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分析其它车型结构特点的能力。

在拆装过程中融入零部件现场测绘、测试、检测,使学生综合掌握机械零件测绘、测试、检测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机械工程素养,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三、汽车拆装实习的组织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汽车总成的拆装操作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汽车拆装所用工具、拆装工艺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拆装之前就对拆装有所了解,增加拆装的针对性,也可以减少拆装过程中对整车、发动机、底盘等的损坏,提高拆装质量。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先进的虚拟技术;

2.将基本技能和先进技术相结合

现在工科学生普遍缺乏现场测绘、绘制徒手图等基本技能,这些可在实训中进行训练。另外,也结合现代的CAD技术、三维建模、虚拟装配等,让学生了解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专业软件。在原来汽车拆装实习的基础上,融入零部件现场测绘、整车、部件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等内容,将汽车拆装实习打造成符合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训平台。

(二)具体包括

1.通过整车、总成的拆解,深化对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汽车拆解工艺,掌握常用拆解工具的使用。

2.利用测绘仪器和工具,对拆解下来的零件(或者部件)进行现场测绘,绘制徒手图,同时进行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标注零部件尺寸、配合要求;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机械制图的要求完成零部件图纸的手工绘制,完整标注零部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材料等。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现场测绘、绘制徒手图、绘制机械图纸等基本能力,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内容融会贯通;
利用计算机完成三视图、三维建模、虚拟装配,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软件。

3.测绘完成后,进行整车、总成的组装,使学生了解装配工艺,掌握装配工具的使用。

4.对装配好的整车、总成进行试运转,通过汽车、发动机性能的测试仪表,检测装配后的性能。如果装配后性能达不到规定的性能要求,则利用检测、诊断仪表进行分析诊断,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把测试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融会贯通。

5.对性能不达标的整车、总成进行评价,通过调整,改进技术性能。这样,又把汽车性能评估、汽车维修的内容融合进来。

通过上述做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所有机械类、汽车类课程建立起联系,并且付诸实践,极大地丰富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改进实习效果。

具体环节包括:如表1所示。

四、意义

(一)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工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普遍问题,根源就在于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相应的训练。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动手操作机会少;
另一方面,到企业的实践环节几乎全部流于参观,根本没有动手机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创造机会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就成为一个很现实、很迫切的问题。汽车拆装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联系的、全面的思维方式

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在现有的培养计划中,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测试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一系列课程,由于各门课程分别讲授,学生难以建立课程之间的联系,更谈不上综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面的、联系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因而需要建立一个机械类课程、汽车类课程的综合应用平台;
从具体课程来看,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锻炼。比如,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训只是针对CAD上机画图,而没有真正的测绘画图,机械制图基本上停留在“照图画图”层面,这样,造成学生学完之后,只会描图,不会画图。本科层面汽车拆装实习组织方案将有助于学生全面的、联系的理解相关课程,有助于学生机械基础训练和工程意识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谢跃进.保证汽车拆装实习教学质量的三个环节[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徒手绘图 轨道交通 教学改革

随着21世纪教育重点由高文凭向高技能转变,对中高职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为迎合企业需求,中高职教育在学校企业化、学生员工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城轨车辆驾驶专业、车辆检修专业、供电专业都要求员工具备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知识内容多、难理解。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笔者一直以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订单班学生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城轨专业订单班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是:实训比理论教学更容易接受;
岗位知识比基础知识更受欢迎。这与其中大部分学生冲着订单班稳定的就业岗位而来有关,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以企业要求为标准

城轨专业教育直接面向企业职位,因此教学前先要明确企业对岗位员工的具体要求。通过企业调研发现,轨道交通行业对企业员工的普遍要求是:安全意识、服从管理、技术精湛。机械制图在企业岗位上的实际运用中,其要求重点依次是:看图能力与徒手绘图能力、 CAD绘图能力、尺规作图能力。这些要求与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作图原理、重点考察尺规作图和CAD绘图能力有明显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徒手绘图只占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材的1、2个课时,其余都是尺规作图和CAD绘图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实施徒手绘图这2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徒手绘图当重点,在课堂上将这一节随意带过甚至略过不讲,更缺少在徒手绘图方面的练习。导致企业用人反馈学生缺乏徒手绘图能力,画图全要依靠尺规工具,而城轨车辆段的工人们实际检修维护车辆时,现场很少有尺规作图的需求,绘图主要靠徒手,后期出图也是依据现场草图用CAD制图出图;
学生图形表达能力差,现场技术交流时,所想图形在纸上或黑板上即时表达不出来,而这本应是技术工匠们信手拈来的职业能力。学生们长期依赖工具的画图习惯,导致对图形的把握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能力都弱化了,所想所看表达不出来,成为技术交流与培训中的表达障碍。

三、以培养学生徒手绘图能力为重点的机械制图教学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车辆驾驶、检修等岗位在制图方面的要求,应突出职业教育培养企业实用型人才的特点,用徒手绘图代替尺规作图,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重点。通过实践探讨,对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从内容、方式、考核上作出调整。

1.教学内容(见表1)

在教学内容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教育 。体现在制图教学中就是严谨的制图态度。在制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通过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城市轨道交通的检修技师一个细小的失误,轻则造成线路停运,阻碍城市生产,重则危及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教师不仅要在学生学习制图时做好职业道德教育,让其端正绘图态度,从一开始就养成精益求精的制图习惯与作风,同时也要通过自身严谨的制图行为来感染学生,使其能主动严格遵守国家标准。

(2)目测能力的培养 。精准的目测能力可以使徒手绘制图样更为准确。并且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中,车辆的日常检修维护要求检修人员首先目测巡视检查,初步判断车辆客室门、车体、转向架等部位的机械及电气部分是否异常,继而确定是否开箱用仪器检查。目测尺寸的精确程度能有效地帮助工人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潜在危险源,予以及时检测和处理。培养学生的目测能力时,要重点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在课堂上对照实物或模型,多作徒手绘图训练,并反复对比修正。

(3)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将教学重点由尺规作图改为徒手绘图,着重练习徒手绘制平面图形、视图、轴测图等,并且点、线、面的投影等基础理论只作简单了解。以前用于尺规作图的习题,大部分改为徒手绘图训练。徒手绘图不是简单的手头绘画的能力,它是一种思考的能力,是用手带领眼睛去观察对象,用手带领头脑去思维,然后由头脑指挥手绘出图形。临摹模型或抄画图样时,强调学生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尽心尽力,举手随心,锻炼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人的协调能力越好,控笔画图能力就越强。

(4)城市轨道交通岗位有关图样实训。初期的徒手绘图练习,使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绘图知识和经验,最后针对岗位需求的相关图样作集中训练,如轮对、受流器、转向架、受电弓等部件的装配图及相关零件图。集中一周的零部件测绘,可以使学生抛开杂念,更专注地制图,将自己所学在实训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充分做好上岗前的准备。

2.教学实施

(1)在教学实施上采用任务教学法。机械制图课程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机械制图课堂上老师讲理论,课下学生练习,这种方式容易导致:课上讲理论,学生觉得枯燥,缺少学习兴趣,特别是职业教育,过多的理论教学并不实用;
课下画图,学生有疑问不能及时解决,有错误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导致图形完成质量差。在徒手绘图具体应用上,采取任务教学的方式,通过学生当堂完成一个个徒手绘图任务,使学生们积极动起来。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不同的绘图任务,多以城轨交通行业相关的车辆机械图样进行练习,提高任务的趣味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们的目测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实践证明,在中高职教育中,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学生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走神等现象,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为了进一步系统地实施任务教学,笔者学校按不同的任务模块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要求学生每一次课完成对应的绘图任务,教师只作针对性辅导,真正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2)在徒手绘图训练时采用空白纸作图。传统徒手绘图练习,各种习题集上均采用坐标纸做辅助进行徒手练习。但实践证明这种借用拐棍学走路的学习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练习时,注意力不在手、眼、脑的协调控笔能力上,而在如何与格子保持对齐上,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笔者每次布置徒手绘图任务时,都是采用空白纸绘图,学生在画图过程中不依赖格子,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一笔一画都逼迫自己去思考去控笔,在白纸上画图,也能把缺点暴露无遗,让学生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3)在徒手训练时注意绘图的规范性。徒手绘图不是随意绘图,学生没有作图工具,容易放松自我要求,倡导学生时刻对比样图或模型,努力提高自己的控笔能力,草图越接近于尺规图样则表明徒手能力越好。教师必须及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反馈,严格要求、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徒手作品要求:线型准确,线条清晰,见图1;
线要直,弧要圆;
线段的长度、圆的大小、角的度数要尽量准确;
视图保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见图2;
图样比例协调,不能失真;
测绘零部件时,正确选择主视方向和图形表达方式;
标注尺寸规范、清晰;
排版美观,布图合理,见图3。

3.考核方式

学生卷面成绩、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总和作为本门课程的最终评估值。其中试卷保证徒手绘图占总分的60%以上。评分标准与前述教学实施中徒手绘图的要求相同。

四、小结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岗位能力的切实需求,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把徒手绘图作为教学重点,实施任务教学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成为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更好地完成毕业后的岗位对接。本文只论述了纸质图的绘制,在学生通过CAD课程训练后,也可方便地将徒手图加工成正式图形文件。总之,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与思考,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真正做到重能力轻学历,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颖.浅谈中职《机械制图》中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J].装备制造技术,2013(9).

[2]王爱芳,刘元林,宋胜伟.“卓越计划”背景下学生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4(19).

[3]郭敬伟,丁昌滔.适应时展加强徒手绘图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3).

推荐访问:测绘 实训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五篇】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精选5篇)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报告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