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共同富裕 >

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10篇)

发布时间:2023-05-05 16:15: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共同富裕助力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你应该怎么做1000字作文

  当代大学生一代有信仰、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一代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极富朝气与活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当代大学生在共同富裕中担当责任,回应时代召唤,充分发挥青春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志存高远,“高”在站位高。共同富裕追求的目标不是实现一小部分人的幸福,而是追求社会整体、全体人民的幸福。当代大学生应跳出自己狭小的个人追求,摒弃自私自利的想法,将小我融入大我,立足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树立“高高的理想”,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将青春献给祖国。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科学技术的掌握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先进的科技支持,实践方式的创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新思路。当代大学生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的发展紧密结合,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光与热,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代大学生人想问题、办事情要有高站位,识大体顾大局,多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层面出发,而不仅局限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层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动摇为实现共同富裕奋进。

  当代大学生要传承求真务实精神。当代大学生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当代大学生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用真情感知民意,发现真问题且敢于说真话,与群众紧密相连。当代大学生要将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当代大学生在制定规划时,要明确自身定位,充分了解社会发展的宏观与微观情况,提升计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实施计划与展开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原有的计划安排,灵活应变。当代大学生要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心系群众之所想,真刀真枪真干解决群众之所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时代命运,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革命先辈浴血奋战实现民族解放,先进人才加快国家发展,接力棒接续传递,现在就传到当代当代大学生的手中。当代大学生要不忘共同富裕的初心,永远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而来,将要走怎样的路。当代大学生要不负人民殷切希望,以积极向上的面貌迎接挑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懈奋斗,彰显青春力量,放飞青春梦想,绽放青春光芒,共享美好明天。

篇二: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理解

  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5篇

  【篇一】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浅谈共同富裕

  富裕这个话题,长久以来都是人们热衷的一个话题。在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富裕是一个很重要话题,尤其是共同富裕。在中国现阶段,稳步推进共同富裕,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幅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什么是共同富裕

  所谓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

  而“富裕”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共同富裕虽然是普遍的富裕,但它不能靠把现有财富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作为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上的绝对平均,而是在生活普遍富裕基础上的有差别的富裕。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因其素质的不同、对社会贡献的不同,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也必然不一样。事实上,也只有承认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性,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才能为高层次的富裕提供示范。如果是没有差别的富裕,也就没有人民群众追求更富裕生活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全体人民高层次的普遍富裕。

  2.共同富裕的内容

  共同富裕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它也包括了精神生活的富裕。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它也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仅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这种富裕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因此,共同富裕必须要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首先,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生活的协调都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的道德、理想当然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富裕了,人才会去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物质生活虽然是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不单指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各方面生活都要全面提高的问题。其实,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生活就将成为决定人们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富裕必须有赖于精神生活的指导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拥有闲暇时间将成为富裕生活的一个显著标志,如果没有精神生活作为依托,闲暇时间不仅无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反可能成为滋生社会问题的温床。

  精神富裕的价值,不止是它和物质富裕是互相联系、制约的,而且社会主义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谈到一国的综合国力时,通常主要指该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实力的总和。但目前社会的发展日益说明,一国的精神凝聚力也应当是其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在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一个发展的民族,必须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3.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遵循共同富裕原则,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长期任务和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紧迫任务。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

  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也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等等。这就凸显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使全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共同富裕起来,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好的解决。

  4.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

  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有合适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应该注重公平公正,人们只有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里,才能安心的靠自己的努力刻苦来发展经济,到达富裕的标准。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市场改革还不够完善,所以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我们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想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着重解决公正公平的问题。

  其次,是要明确共同富裕是一个从部分富裕到整体富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逐步实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突然一下就实现整体的共同富裕。在这里,“逐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分步骤的有秩序的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

  最后,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得保证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稳定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注重社会稳定,而只是一味的发展经济,一定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到最后也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结果仍然还是达不到共同富裕。要维持社会稳定,就得注重经济发展的平衡,不能让贫富差距过大,尽量避免贫富两极化。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维持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5.共同富裕所面对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坚定的目标,但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就会阻碍全国人民的富裕之路。

  第一,目前过多的人只是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富裕,导致了人们思想空虚,缺乏道德信仰,造成了人们更加过分的追求物质富裕,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的去追求物质金钱。这样就会使社会风气变差,人人都只为利益而活,人与人之间变的冷漠,出现了很多违反道德法律的造假﹑犯罪等等情况,使得人们生活环境变差。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强化发展面向大众的精神文明,加强发展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以好的精神和文化来影响人们,使人们内心有所寄托和有所宽慰,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同时富裕起来,达到与物质生活富裕相匹配的水平。

  第二,现阶段过多的人求富裕的心态不正,很多人往往都是急于求成的,都想着自己一夜之间暴富以达到富裕状态。但是,他们忽略了富裕其实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时,并不意味着将来有一天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类就不用再前进、社会就会至此停滞了。真正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细枝末节上的描述,而是对社会主义公平和理想的一种形象概括。要明白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我们今天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相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普遍贫穷而言的,它只是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终极目标。要让广大人民明白这一点,才能使现在社会的发展不会过于“急躁”,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平稳扎实的发展下去。

  第三,关于共同富裕的途径问题,本意是先让部分的人先富起来,再让先富的人来带动其他的人一起致富。但是,目前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不愿帮助贫穷的人和地区富起来,这就导致了地区性的不平衡问题,使得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会使富的地方更富,穷的地方更穷。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由政府协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要多扶持落后的地区,并要要求发达地区给予其必要的帮助;

  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先富的人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帮助了贫困的人一起致富,他们才能更富裕,没有一开始全部人民的支持,他们也不可能先富起来,要让他们实心踏地的帮助贫困的人致富,我们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共同富裕。

  总之,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目前有很多阻碍和很多问题,但我们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这是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追求富裕的历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的追求共同富裕,使我们的社会尽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使我们的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篇二】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中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2]接着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大搞破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

  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邓小平说,通过改革,“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当然在于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这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包括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8]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形而上学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

  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其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如果这些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敛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依然贫穷,这则是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10]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反映一种社会实质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

  一极是财富的积累;

  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而资本主义“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中。”[11]正是由于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邓小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坚持。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

  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诚然,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它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示,未来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

  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

  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

  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

  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三】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中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2]接着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

  力,社会主义也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大搞破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

  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

  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邓小平说,通过改革,“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当然在于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

  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这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包括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8]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

  富裕,机械地形而上学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其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如果这些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敛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依然贫穷,这则是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10]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反映一种社会实质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

  一极是财富的积累;

  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而资本主义“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中。”[11]正是由于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邓小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坚持。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

  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诚然,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它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示,未来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

  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

  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

  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

  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四】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

  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中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利益就代表着、体现着人民的利益。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终极统一。没有国家的利益就谈不上个人的利益;

  千千万万个人的公共利益就汇集成为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与国民的关系是新型的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因而在这个前提之下,个人的利益就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利益而存在,个人的利益就应当服从于国家的、社会的利益。

  个人的利益寓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中。个人利益不可能脱离国家利益而存在。追求正当的、合法的个人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的本能和天性的自然流露。但这一切应当以维护和

  不损害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前提,任何以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前提的个人利益都是法律和道德所绝不能允许的。

  从客体上看,一切能够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等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具有好处的事物,都是国家利益;

  任何国家利益也都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对国家有好处的事物。当然,这种事物既可以是实体性的实物存在,也可以是过程性的事件存在;

  既可以是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存在;

  既可以是已经或正在满足国家需要的存在,也可以是能够满足国家需要的存在;

  既可以是现实的存在,也可以是潜在的存在。国家利益因此可以根据利益客体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实物利益与过程利益、现实利益与潜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两者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人民群众自己的劳动为源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国家利益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群众集体利益的源泉和保证。只有在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集体才能富裕,人民生活才能有所改善。

  对于国家利益的产生,有两点必须注意:(1)国家利益不同于民族国家利益,民族国家及民族国家利益出现于近代西方这一事实并不说明国家利益是在西方近代才形成的;

  (2)国家利益是客观的,它的产生或形成不以人们是否形成国家利益意识或国家利益观念为转移国家利益是以国家为完整主体的利益,因而它既不同于国家内部以国民个体为主体的国民个体利益(包括从帝王到平民的不同层次上的个体),也不同于由国家内部以不同的国民群体为主体的国民群体利益,甚至不同于以全体国民为主体的国民整体利益。更概括地讲,国家利益与国家内部的任何个人利益以及任何形式的利益群体的利益都是有区别的。国家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国民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共同体,因而国人利益便必然也应该成为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个人价值包含其包括个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为不同主体对于个人所具有的自由贡献。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主体含义。主体为个人发展的价值与主体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义一: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个人或社会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其是个人自我发展及社会对于个人发展的贡献。其包括个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为不同主体对于个人所具有的自由贡献。义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所做出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篇五】大学生谈谈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想一想: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教师总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

  活动一:经济发展新变化。

  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运用你的经验”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

  1九年级(3)班的同学在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暑假生活。

  同学一:我与父母乘坐高铁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感受到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同学二:我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看到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产整改。

  同学三:我帮家人在市场照看服装摊,生意比往年冷清,而别人家新开的服装网店却生意火爆。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活动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浪费。面对挑战,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以电代煤,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

  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又发布了《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2023)》。国家电网作为全球范围内接入新能源规模最大的电网,未来将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更大范围“水”“火”互济、“风”“光”互补,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

  教师讲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3.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活动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村民张大娘:现在的生活可好了,你看村里人都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电方便,道路宽阔,住上了新房。更好的是,生病了有新农合来保障!

  村民老李:现在政府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村通了公路。只要人勤快,肯动脑筋,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提示:农村变化可从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来说;新的机遇可从社会稳定、文化素质等方面回答;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谈。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待改革的态度。

  自习课本梳理出对待改革的态度: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53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知识拓展: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活动四:我看“共享发展”。

  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正确性。

  师生总结: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活动五:实现“共享发展”。

  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归纳总结: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54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篇三: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论文

  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论文3篇

  大学生在构建诚信社会建设中应该做些什么

  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持续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现代社会,不讲诚信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更是严重损害社会的利益。我们在建设诚信社会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加强认识,尽量避免在诚信建设道路上陷入误区。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今后将走上社会各种岗位,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力量。因此,加强我们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大学生应当从提高自身素养出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诚信意识,而学校和相关部门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积极推进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完全可以做到先诚信,成为社会的诚信表率。

  诚信是一个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更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诚信是我们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才能为我们立足现代社会奠定基石,才能成为高水平的社会人才,才能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才能有资格去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不断增强守信意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

  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做到真实无欺不做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时树立诚信是美德的社会意识。无论是在现实还是网络中,都要做到诚信,尤其是在网络中,更要做到在网上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主动参与网络实名制中来,不造谣传谣。

  社会诚信信用体系的建设一个系统的工程,不经需要政府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广大公民参与进来,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自己的建议。身为一个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

  参与到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来,通过政府的民主决策制度,向政府提出我们的建议,是的信用体系能够更快更好的建立起来。

  积极参与到关于诚信建设的宣传中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帮助在社会营造“以诚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观念。对于曝光的失信企业、个人、官员,通过合法的渠道予以谴责,支持并宣传拥有良好的诚信行为的个人与企业。通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带动,使各方面一致推进,社会普遍参与,公民广泛响应。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从思想上牢牢树立诚实守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然后将之付诸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去。从而做好自己,以影响他人。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因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关系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大学里我们不仅要继续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怎样去做人,去做事。为人处事是人生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做人,就要像孟子所说,有一身浩然正气,努力做到诚实守信。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荀子亦云,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无不说明诚信的可贵与重要。

  诚信是我们大学生全面发展,进入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大学生只有做到讲诚信,讲道德,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进入社会后,如果缺乏诚信,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要记住,轻诺则寡信。我们承诺的前提是我们有能力去实现我们的诺言,当我们不能完成别人的委托时,要懂得善意的拒绝。一旦我们做出了承诺,就该努力完成任务,一诺千金。

  诚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平时都不诚信的人,别人怎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去相信你。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就是如此。而且我们大学生光自己闭门修身是不行的,我们担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宣传诚信的意义,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我们还应当积极调动社会中的有利因素来为构建诚信社会,尤其是那些起表率作用的群体。我们大学生所受教育水平

  高,在思想政治、专业技能等方面较其他群体有更大的优势,我们是综合素质高、诚信品质良好的群体,不仅需要接受诚信道德教育,同时也是诚信道德的传播者,因此,应当积极发挥我们大学生的先锋作用,在构建诚信社会的过程中为社会公众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而对于社会出现的种种失信行为,我们无法给予他们惩罚,也许法律的不完善是的他们依旧逍遥法外,但我们依旧可以参与到社会舆论监督体系中来,用社会的舆论压力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同时我们也已利用社会舆论体系,宣传守信者行为,并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要知道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构建诚信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出一份自己的力。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高等教育,属于时代的代言人,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物流工程2班

  251306201陈伟龙

  最近,我们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课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共同富裕”的知识,学习了很多的重要理论。我们也因此解开了心中很多的疑惑,觉得现在社会的一些矛盾,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时可以解释,只要按照理论的方法,消耗一定的时间,这些矛盾也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共同富裕”。

  而我个人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现在应该首先解决了不正当手段导致的收入差距。

  解决收入差距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制定一些利于弱势群体的政策,给农民,工人以及其他社会下层人民提供一定的福利,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从看不见的方面提高他们的收入;

  第二,中国应该完善和制定足够的法律体制,来禁止钱权交易和垄断手段带来的非法收入,严厉惩治非法之徒。

  当然我们说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我们首先对这个说法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

  所谓共同富裕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那么,我们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呢?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可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中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有了理论了实现途径,我们就应该尽力为了我们的目标而奋斗。所以,在此之后,国家开始了实践探索的过程。

  虽然我们有了足够的只是理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但是,任何事物,在初期探索的时候都是黑暗和未知的。所以,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也正是因为这些决策和措施,导致现在我们社会上的一些矛盾。

  矛盾主要体现在,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这些在你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衣、食、住、行都可以看到贫富的差距,而且现在权钱交易,政府已经充当了有钱人的代言人,对待穷人轻则态度恶劣、重者粗暴执法,从中可以看出贫富两阶级的对立,矛盾的突出。穷奢极欲的高档场所,普通百姓根本没有钱去消费,甚至有的百姓还在为自己的基本生活而担忧。打工者出卖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换来的不过三顿的温饱,而你看那些当老板,生活是何等的穷奢极欲,这就是典型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血汗,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两级分化了。而且距离在一步一步拉大。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我认为,只要产生贫富差距,就肯定会有两极分化。如果说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这只能说中国没有走上完全的纯粹的社会主义路线(当然那也是不可取的)而产生贫富差距是一个极为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说人有三六九等。但是因为个人性格关系。不愿工作,游手好闲的人。你没办法使他富有起来。再说普通大众。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尚无办法解决就业问题,只能慢慢努力。所以工资水平就要低出其它国家很多。这个没办法。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工资必然下降至最低水准。在加上国内经济体系处于病态发展。极不平衡。致使部分生活必备品价格虚高。比如房价。肉价之类。百姓手中没有积蓄,没有资本,就自然没有办法让家庭富裕起来。而这样的一高一低就促使了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而归根结底。导致这个差距过大的原因是国家法律,体制的不完全。

  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也并不能够在段时间被解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一部分人先富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的农民人口众多,但是农副产品的价格不可能很高,利润有限。而且现在中国发展最却的就是内需,即国内民众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迫切需要一些富人来消费,比如有一群人有能力消费高档茶叶,就可以多养活一批茶农.。所以,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最好鼓励这部分人消费,以带动其他人的收入。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为中国13亿的人口,9亿农民,自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关于国家的体制改革。国内许多富人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财富。比如:偷税漏税,权钱交易。这些手段都是非正当的,这些都应该被禁止。为了禁止不正当竞争和交易,国家应该尽快完善学校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这些非法的手段。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

  当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并非只有错误的决定,还有许多正确的决定。譬如,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很多,很深远,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是可以和世

  界接轨,和世界同步发展。现代科技已经是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文化等交流和互助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闭关锁国,就有可能被落在别国的后面,而落后的话,在世界上就没有话语权,这样和自己相关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而在落后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外侵,很可能有还击之心而无还手之力。

  从个人来说,改革开放才有可能获得出国学习、生活、游览的机会,增强国际化意识,学到更先进的科技,借鉴创新的思想和文化,加强民主意识,等等。所以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并非是某个人能够决定或阻扰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本文以毛泽东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

  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江泽民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胡锦涛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重要论述为主要线索,系统地梳理和充分地展现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共同富裕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道路也越走越宽广。本文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论述为线索,系统地梳理和充分地展现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我们对共同富裕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那么我们大学生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我们应该对共同富裕有足够的了解,并且知道自己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准,做一个为社会所欢迎的人;

  发展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做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

  发展自己的意志品质,做一个贡献于社会的人。

  第二,我们还要将这些认识付诸实践,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这种行动表现在道德的修炼上应该是:自觉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是:

  不论学习上取得怎样优异的成绩,都能永不满足;

  不论在学习上遇到怎样的挫折,都能坚韧不拔。

  第三,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谐的集体应该是每一个个体都受到尊重的集体。只有在这样一个集体之中,大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散发出足够的光与热,才能最大可能的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做出贡献。

  大学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我明白了些什么

  大一,朦胧而神秘,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虽然忙碌,甚至有时一无所获,但我依然去付出。因为我正在成长,我正在努力地去适应、去改变。回首这些,我已足矣。

  在大一的下半年,我懂得了许多,可能有些在将来回首往事时仍显得幼稚、愚蠢,但至少我是

  努力过了。通过在学习中不断获得一些真正的本领,而且生活也教会了我许多。有时,人生并不像大学这样简单而轻松,但大学是人生的雏形,我们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需要我们有计划地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包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对现在的任务与要求,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与打算。在过去的半年,对学习,虽然并不像高中那样严谨与仔细。但仍然是比较乐观的,因为至少在学习上,自己没有放弃过每一节课,认真而努力地学习了基础文化知识,认真地为考试而竭力的复习,自己感觉还是比较乐观的。

  然而,下学期,一种创业的的念头在我心中开始萌芽,而且一直伴随至今,那种彻夜难免的滋味,使我感觉心中有着一个很大的包袱。我知道,我需要努力的为梦想而奋斗,同时,我也明白,玩耍的时间可以减少,唯独学习不能放弃。因为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它决定这你人生的高度与方向。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跟着大四的一个同学,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了公司,真正和老板进行了一次交谈。我又对大学有了一些更近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我在大学里该怎样做。其实大学并不想大四的哥们儿说的那样,我感觉他是在为自己对学习而放弃

  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我知道,人的一生是不可能被注定的,是不可以停滞不前的。只要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跟着他,以及从和他的同事的谈话中,我明白,大学不可被荒废,大学必须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失去学习,你将什么也不是。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对大学的惋惜与悔恨,也告诉我了大一真的很美好,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新起点、新开始。

  老板是个很有智慧的老家伙。他的方法很独特,他的思维与众人不同。所以,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需要你认真的去观察,去聆听,而不是一副高姿态去和上级谈话。记住:少说多做。在大学里,还要学会用老板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具备老板的气质与资格。

  学校内部,我知道了,大学里如果束缚在奖学金面前,为了一点点奖学金而拼命付出,那是不值得的。大学中有两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图书馆。除此之外,如果大学社团能给你锻炼的机会,毫无疑问,加入并努力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它。如果仅仅是为了几个社会实践分,或者是为了几百块钱的实践奖学金,就大错特错了,那样就不值了,错过了太多的大学宝贵时间与机会。其实,很多人说实践会影响学习,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在大学里,时间是比较充沛的,我们有时间去搞好学习,更有时间去做好自己的事,不能为了贪玩而荒废了自己。后来,你会发现大学社团其实是很黑暗的,黑手很多,你会感觉有些可惜,但不绝对,有些仍然是很好的。当然,公司和社团显然不一样,公司是确确实实在社会中存在的,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组织,他会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竞争以及利益。公司要面临着一些真正的机遇与危机,充满变数,很实际,有机会还是去社会中历练一番比较好。

  最后我想做一些总结:在大学里,唯一不能放弃的是自己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到图书馆进行打猎。如果学校团体的假如有利于自己发展,则努力付出去挑战,去解决绵连的问题与困难,但千万不要为了几个学分而失去太多,那不值得。有时间还要多出去外边多体验真正的社会,那是很实际的东西,即使你不能赚到一分钱,但你已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说,如果你有梦想,就从现在开始,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立刻去付出行动,去实现它,别让时间将梦想淡化,以至于最后被吞没。

篇四: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谈谈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贡献自我力量作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国家繁荣昌盛,作为青少年,作为一名当代合格的大学生,我知道,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倡导“共同富裕”,是为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说明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具有一致性。

  共同富裕是什么?经过深入学习与思考,我认识到,它包含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逐步共富等等方面。它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当我们看到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几个鼓舞年轻人成长的话题,说真的,共同富裕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动力。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那么,作为一名青少年要如何为国家共同富裕助入自己的一股力量呢?首先,我们要有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要加强自我的调控,我们还需要遵纪守法,努力的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的技能,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勇于克服和钻研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如果我们不主动学习就会被时代唾弃,会被时代淘汰。注重自我发展意识,这是助力国家共同富裕的基础。其次是我们要有自我发展的行动。这种行动表现在道德的修炼上应该是:自觉遵守《XX工院学生手册》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是:不论学习上取得怎样优异的成绩,都能永不满足;不论在学习上遇到怎样的挫折,都能坚韧不拔。表现在能力的提升上应该是: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乐于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为学校服务,在活动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最后,我们要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谐的集体、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每一个个体都受到尊重的集体。说到这里,其实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来,这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提高我们X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能更努力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为实现国家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情况出发。

篇五: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弊端也就暴露出来了。对于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共同富裕一直是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大学生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首先,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改变所有人的思想,消除贫富的差异。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全社会的繁荣进步,让有钱的人更有钱、让穷人更穷,导致全社会的不均衡。大学生应该把社会共同富裕作为学习的方向,在校园里学习社会共同富裕的理论,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共同富裕的意义,更好地帮助社会共同实现富裕。

  其次,大学生们应该丰富自己的经验,通过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更多穷困群体,让他们真正地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享受社会共同富裕带来的好处。大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包括改善农村环境、帮助贫困家庭和儿童等社会责任项目,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政府在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政府应该从法律和政策上给予有需要的人以支持;应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以确保所有人都能稳定地获得服务;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的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战略,培养更多有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繁

  -1-

  荣发展。

  社会共同富裕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必须由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参与,大学生也有责任加入进来,积极参与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大学生们应该多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个人修养,让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共同富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总之,大学生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尽自己的努力帮助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让更多穷困群体也能享受到社会繁荣带来的好处,共同携手追求共同的美好未来!

  -2-

篇六: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启示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

  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篇七: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大学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读后感

  高等教育起到着这里所有的社会学习的功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高等教育更加重要。近年来,大学生具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并被期望可以带动国家的共同富裕。

  以《大学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主题的文章,我认为,大学生有责任促进共同富裕,有一些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首先是培养自身素质。当前,社会各界都期望大学生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具有复合型的能力,在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知识融会贯通、综合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应该有所突破。只有拥有全面素质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共同富裕的推动者。

  其次是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社会志愿服务、支教、环保、社会研究等等,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感受到社会实践的乐趣和充实感。这样可以让大学生们更深入的融入社会,从而更好地为促进共同富裕尽其力。

  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探索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地创新自身,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贡献,尤其是在技术、商业、金融等领域,大学生们应该有创新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

  最后,大学生更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行动,遵守伦理道德,把人民服务放在首位。

  -1-

  只有学会维护自己的价值体系,才能在实践中去促进共同富裕的到来。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学生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看法,大学生要有责任感,认认真真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四面八方的共同富裕。

  -2-

篇八: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大学生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6篇

  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更加自觉的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齐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更加的严格要求自我,甘愿吃苦,不怕吃苦。

  在团课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们全面的认识了共青团,全方位了解了共青团的社会职能,深刻理解共青团现实和长远的工作任务,从而找准了自我位置,认清职责,积极努力的做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进性。共青团是中国的助手和后备军,所以共青团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在这其中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团和党的章程,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领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祖国的统一,为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歌德曾说过“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在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我”,任何人或组织都要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而中国是一个在成立之初就具有先进性的政党,一直以来领导着中国的革命走向成功。在成为执政党之后,如果还仅仅靠着在革命中得到的那些经验,显然是不够的,世界形势瞬息万变,中国只有不断学习,保持先进性,才能一如既往地领导中国不断前进。而这个先进性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标准线,它所表示的是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先进性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家与时俱进的意识,意识的构成不是一个短期过程,所以作好对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员的意识教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共青团在此刻的或是将来的历史时期中,都会以最先进的姿态引领更多的青年人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不断奋斗!

  谢谢大家!

  大学生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篇2首先,我非常感谢部里领导给我这次企业实习的体会,说实在的,这是我1992年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外出企业实习,由于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当老师,从未在中实践过。故此,授课时总觉得缺少素材,对目前企业会计现状也缺乏了解,所以教学时总觉得略欠空洞,不够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对于这次外出企业实习机会,我非常珍惜。

  本次外出实习,部里安排我到xx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主要任务是协助各注册会计师到各街道进行查账,主要工作有编制工作底稿,查阅凭证,帐簿,报表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进行现金盘点,资产清查,编制审计报告等。

  本次外出实习,我感觉收获特别大。第一:收集了很多教学素材案例,在审计过程中,一旦我发现有对我以后教学有用的东西,我都会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故此,这次外出企业实习,我做的笔记就有3本。我相信这些素材将会对我以,后教学提供很多帮助。本学期我讲授企业单项实训课程,在授课时就经常顺手拈来我外出审计中碰到的很多案例感觉教学效果很好。第二:了解目前企业会计现状以及他们在做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种种舞弊现象。第三:向注册会计师学习了很多知识,对于我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都会虚心地向xx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师询问,对于我提出的各种轰炸式提问,他们都很耐心地给予回答。第四:近距离接触,真正了解到对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及要求,为我以后在讲授课程时对于授课内容如何有所侧重更有帮助。本次发言,张部长主要让我谈一谈目前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电算化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

  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2.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3.出纳方面知识

  由于我们的学生学历较低,很多同学毕业后只能担任出纳,故此,对于出纳工作主要职责(如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空白发票、支票印章)以及应具备技能(如点钞、计算器、辩别真假钞票)等应让学生熟练掌握。

  4.会法规知识

  本次外出审计,我发现目前很多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财会法规知识淡薄,没有严格执行款项收付审批权限的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的收付业务没有拒绝办理。做帐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单位业务招待费严重超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经营收入超过1,500万元以上,用于业务招待的费用不得超过其收入的5‰,经营收入低于1,500万元的不得超过其收入的3‰。但很多会计人员却不知道这一规定,甚至有一个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200多万元,当年支付业务招待费却为30多万元,占该年经营收入的的117‰,而当年的营业利润却为-30多万元。很多单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的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单位间的各项经济往来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转帐结算开户银行支付给个人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等有关规定。

  还有很多单位存在白条抵库问题,我到一个单位查帐,出纳有一张借条,金额为32万元,只有董事长一人签字同意,没有写明借款理由,时间已长达5年,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关于不能白条抵库等明文规定。再比如现金盘点,很多出纳人员对于我们提出现金

  盘点,非常不配合,竟然说出“多了也是我自已的,少了也是我往里贴。”这样的话来,竟然把单位现金与自已钱包混在一起严重违反财会法规的行为来,有些固定资产业务没有工程合同,有些记帐凭证没有附原始凭证。比如我查到有一笔购买食品的费用7万多元,既无食品名称也无食品去向,无法证实该费用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这门课程讲授,让学生从现在起就树立起法律意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5.会计基础知识

  本次外出查帐,我还发现很多企业会计人员会计科目使用极为混乱。比如固定资产记入管理费用,银行利息记入营业外收入,交纳的印花税和税务罚款全部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收到的押金记入应付帐款等,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混淆不分,甚至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分,对固定资产多年不计提折旧,真是让你看了哭笑不得。故此,我们以后应加强基础会计教学。

  作为专业教师,外出企业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对学校发展还是个人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本学期我校正大张旗鼓开展教学改革,我以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老师只有走出去,才能了解到对本专业学生有哪些知识能力要求,才能在教学时真正做到有的放失,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实用的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达到零距离就业,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需要,不需要经过再培训才能上岗,希望我部领导以后能坚持把这项举措坚持下去,让更多的老师获益,从而最终学校获益,学生获益。

  大学生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篇3一、我当上了“主播”

  1.充分准备

  2月28日,接到学校通知,从3月2日开始,采取线上教学形式来进行教学。于是我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到本班学生都能用手机或电脑进行网上听课,让他们提前下载视频工具,为开展线上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我认真钻研教材,熟悉“钉钉软件”的用法,有不懂的地方,马上请教别的老师,为调试网络效果和视频效果,预先录制了一节课,我把家人当学生,让他们也装上这个平台,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让家人当老师,我自己当学生感受视频的效果,真是“武装到家了”。我一遍又一遍修改、重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2.开好首播

  3月2日上午9点,学生如约而至钉钉的直播室内。当我在视频里打招呼时,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一个个连麦出现在镜头前,述说着对老师的想念,别提我的心情有多高兴了。和孩子们述说之后,马上进入了学习第一课生字词环节。我对照着课件,不仅讲解,还利用投屏软件亲自书写,不知不觉,在孩子们恋恋不舍中结束了我的首播。

  3.微课+答疑

  接下来的新课学习,我班采用了“微课学习,直播答疑”的学习方式,学生先看录制的微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对于学习中不明白的,再由我直播答疑。例如:有同学说《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中的谚语不会运用到具体的句子中,我先自制课件,然后直

  播中细细地讲解每句谚语的意思,再设计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我欣喜地看到连平时学习不认真的xxx同学都理解了、会做了。

  4.渐入佳境

  一个月的主播经历,我对网络授课工作似乎驾轻就熟,每天开直播、制课件、录微课、发通知、批作业、单独连线辅导学生、开视频会议,手机电脑同时上线,忙得很充实。直播过程中,我说:“能听清楚的,能看到屏幕的,马上回复“1”,读完课文的回复“2”,孩子们能很快的回复,我也乐在其中。

  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主播的不容易,虽然面对屏幕看不到对面的人,但要用最好的声音,搭配合适的表情和和谐得体的动作,让孩子们收获着网络学习的快乐。

  二、收获与体会

  1.孩子们的心意

  我看到了学生亲自做的贺卡和祝福语,写得真切感人。

  许泽浩:老师,突如其来的一场病毒,拖延了我和您的见面时间,在这里我想说:“老师,我想您了。”

  刘庆:老师,您辛苦了,每天教我新的知识,而且又教我做人的道理,您就像花园的园丁,每天在滋润着我,我要说:“您辛苦了,我爱您!”

  朱浩和郑怡然都说自己比平时课堂上更爱回答问题了,陈佳欣、刘晓洁说很喜欢我录制的微课。

  2.家长的心里话

  对于防疫期间,这种“居家上网课”的做法,绝大多数的家长给予了肯定。

  乔恩祺妈妈反馈说:“平时上班忙看不到孩子怎样上课,基本上就是看到孩子的一个作业情况。而现在在家上直播,看到了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在这次疫情的当下,没有耽误孩子的学习,还让我们家长有了这次体验孩子学习的过程,更加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

  张文博家长道:“没直播之前,孩子懒散、玩游戏、不定时吃零食睡觉,直播学习后孩子变了,按时起床,比平时学习更认真。”

  孙佳妮家长说:“希望隔几天上一次直播课,长时间接触电脑手机对视力有影晌,可以多布置一些作业。”

  3.我的体会:

  病毒无情,师生有情。我们无法面对面,但心连心。

  一个月的直播课,有了一个新的收获,那就是家长对老师更加体谅。现在日常授课、布置作业、点评作业都在群里一清二楚,绝大多数家长的参与度也很高,纷纷点赞,借机也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意识。每次直播课结束后,家长都在群里为我点赞、加油,一句句“谢谢教师!”“老师辛苦了!”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上网课”的利在于: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也可以对老师讲得精彩之处重复观看。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最好机会。隔着屏幕让平时胆怯的孩子朗读声音变大了,也有感情了,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自己录的微课是名师课堂的有效学习诊断,更贴近学生实际,更了解自己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对于老师讲述的语速、甚至课堂口头语都是孩子们习惯的,所以接受效果更好。

  当然,在“上网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老师无法从学生的表情动作眼神等一些细节捕捉到他们的疑点,及时调整教法和进度,也难以做到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同学,进行全

  方位的监控他们。难免个别同学作业马虎,敷衍应付,“任你千呼万唤唤不来”。

  三、关注健康“出点子”

  1.同学们观看完学习视频后,要及时做眼保健操,家长要起到监督作用,保护好眼睛更重要。

  2.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3.在这特殊的假期里,适当做一些运动,如:跳绳、做广播体操……

  网络直播课中,虽让我由教师变成了“主播”,但传授知识的角色没有变,认真授课的态度没有变,爱学生的情感没有变。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无论身在何处,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加油!疫情过后,静待春暖花开!

  大学生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篇4同学们,同学们,同学们:

  来点掌声吧,我忘词了。

  首先要在这里明确的是,我所要讲的并非是让人听时如打鸡血,听后混若无事,更不是让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的无用之辞,而是要谈谈一些实际的东西。

  或许有人会问,梦想又怎么能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我只能说,你们多半还沉浸在那种幸福无忧的梦想里吧,乃至于梦想着回到过去,那么,我既为你童心未泯而感到高兴,也为你长不大而感到悲哀。

  记住这是我们的青春,要用热血与激情搏击出一片蓝天的青春!我们不再是小屁孩了呢,不是吗?

  梦想的世界也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哪怕你说你再无能,再怯懦,成绩再差,再让人失望,也不要放弃。但在这之前,先告诉自己: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通过那一种方式才能实现它?成大事之人必知取舍之分,你要知道自己该放弃些什么,又该坚守些什么。青春的梦想一开始是靠的热血,然后靠的是意志。

  我也致以无数苦行于学海的学子们几句话,学历只是人生天平上一个微小的筹码,失败便是失败,成功便是成功,我们必须尽力而为,可却不能将之作为青春梦想,他只不过是达成梦想的一种手段,一块垫脚石罢了。

  梦想并非成功,但成功一定来源与梦想,不管梦想的大小,自私的或是无私的,凡可以称为梦想的,就是成功的起点。而没有梦想的人,就如同赛跑比赛中两边的看客,永远无法进场,也无法争得荣誉与尊严。青春梦想,是你领先于别人进场,夺冠的唯一起点!那么现在,告诉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

  谢谢大家!

  大学生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篇5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的是政府有条不紊的指挥和布控,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我们看到的是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冲在一线,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实壁垒;我们看到的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时,我们也相信,在政府的指挥下,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中,这次疫情的寒冬会很快过去,等待我们的将会是烂漫的春天!

  大学生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篇6大家好!

  青年一代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担,而中国共青团则是中国青年的先锋组织,当然共青团员便是青年的先进代表。它是中国的预备役,生力军,也同样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忘我劳动,勤奋学习,开拓创新。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这个历史重任,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这一年来,我通过对团知识的学习和积极的参与团内的各项活动,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作为一个共青团员的光荣和责任的重大。我认识到团员负担着为实现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些任务,目前的阶段主要做的事情是努力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以便将来的运用。

  谢谢大家!

篇九: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2022年度大学生对共同富裕思考和理解800字

  2022年度的大学生对共同富裕思考和理解

  “共同富裕”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是追求人民幸福和社会公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我们党要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对于2022年度的大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在自己的成长中积极传承和贯彻这一思想。

  首先,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还面临着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村贫困、城市中的底层群体、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医疗资源的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应忽视。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前瞻性思维,从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来推进社会的公正性,使得社会的资源、机会和利益可以在所有人之间分配得更加公平合理,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

  其次,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民性的事业。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不能只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不能单靠个体的奋斗。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秉持一颗公正、感恩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心态,关注社会问题,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实现共同富裕努力奋斗,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公正做贡献。

  最后,共同富裕需要注重差异化发展。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境遇都不同,只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差别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大

  学生应该有长远眼光,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掌握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为自己和社会做出的合适的贡献。

  总之,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伟大事业,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更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发展观,站在社会建设的前沿,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

篇十: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大学生共同富裕怎么做范文

  共同富裕是一个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大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学生如何做到共同富裕呢?

  首先,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尽可能的提供帮助。这些公益活动可以是义务劳动、义诊义教、志愿者救援等形式,大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让社会上每一位有需要的人都能够受到帮助。

  其次,大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尽可能地去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创业或其他手段去帮助他们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利用学校优质的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的计划,创造未来的就业机会,为共同富裕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做到这些的过程中,大学生还要注重个人自身的提升,提高自己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同时,大学生也要注重自己的素质和道德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守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

  总之,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推荐访问:大学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共同富裕 作用 大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