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九年级化学教学【五篇】(全文)

发布时间:2023-05-30 15: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九年级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摘要:游戏化教学方法是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旨在将游戏化教学模式有效地应用到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中去,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的方法,首先简单阐述了游戏化教学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九年级化学教学【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化学教学【五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范文第1篇

摘 要:游戏化教学方法是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旨在将游戏化教学模式有效地应用到九年级化学教学实践中去,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的方法,首先简单阐述了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如何将游戏化教学模式有效地应用到九年级化学的实践教学中,最后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
教学实践;
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掌握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不仅能够使得教师认识到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优势,同时也是提高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和关键。通过相关的总结分析,发现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一是建构主义理论,二是多元智能理论,三是游戏化学习理论,四是合作学习理论。也就是说,在这四个理论的基础上才诞生了如今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九年级化学教师要想确保游戏化教学理论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落到实处,就需要充分研读和掌握这四个理论的精髓和内涵。

二、如何将游戏化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到九年级化学的实践教学中

在掌握了游戏化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之后,为了确保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应用到九年级化学的实践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成绩,笔者认为,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游戏,而且这些教学游戏的设定需要以学生的认知和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则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快乐、自信,并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因此,笔者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游戏,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的是卡片游戏法。例如,在学习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中的《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卡片的正面写上每种物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内容,背面是一样的,之后让学生抽卡片,对于自己抽到的内容,不仅要对元素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还要让学生相互组合,其组合标准分别为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

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可以用媒体游戏来实现。可以说,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所以,提高学生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和掌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主要以Flas的形式来呈现,操作方式是,移动鼠标控制射手,鼠标左键发射子弹;
游戏规则是子弹击中带错误化学方程式的气球加100分,未击落减100分,误击减200分,1500分过关,-500分失败,分数高者赢。

三、游戏化教学模式在九年级化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将游戏化教学理论应用到九年级化学的实践教学中是一个比较复杂和系统的过程,同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九年级化学实践教学中落实游戏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通过卡片游戏、趣味实验游戏、游戏竞赛等游戏形式,使得学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来,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的化学知识。

2.有助于学习分化现象的克服。也就是说,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W生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学习化学时遇到的难点问题,为难情绪得到减弱,同时每一个游戏的胜利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所以说,将游戏化教学模式落实到九年级化学的实践教学中,有助于在使得学习分化现象得到克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到九年级化学的实践教学中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即便是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提高,但是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是有所提高的,

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不同程度的

提高。

总的来说,游戏教学法在九年级化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点着眼,所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注重这一模式的精髓和关键点,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游戏,以使得教学的效果和有效性得到切实的提高,这样一来,才能在确保游戏化教学模式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使得更多的学生成为学科素养强、综合素养高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九年级化学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及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化学知识。良好的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对化学课程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根据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进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进行思考,简要地谈论具体的改进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1.转变思想

(1)转变教师思想

九年级作为迎接中考的重要阶段,某些化学教师存在只要将教材上针对考试的具体化学实验讲解清楚,能够应对考试中的实验题就行的教学思想,学生单纯依靠老师的你讲我授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实验的意义,没有为学生的学术发展做出长远思考,因此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杜绝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积极创新与质疑,在互动中充分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1]。

(2)转变学生思想

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往往抱着有趣、好玩的心态,例如在氢气的验纯时,学生只注意到爆炸的结构,认为热闹、新鲜,并没有多少学生会思考为什么,思考相关化学原理。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对化学实验存在“危险”的印象,不敢自己动手做。面对这一系列现象,教师在开展具体的实验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对实验有具体了解,并通过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实验中寻找解答,同时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克服恐惧。

2.转变教学方式

(1)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

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只写出实验操作和部分的问题交流,留有较大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从而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知识水平。

(2)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化学的实验教学提供全新的选择和展示的平台,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媒体进行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化学实验或较复杂的实验,在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教师可利用CAI课件同具体的实验相结合,还原具体的“CO还原氧化铁”实验过程,并通过CAI课件向学生展示错误的实验造成的后果,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2]。

(3)由演示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对于教材中的实验,单纯地由教师进行课堂演练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通过肉眼观察,而没有经过实际性操作,并不能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教师应安排部分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先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由学生对该课题进行猜想,然后提出一系列假设,再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例如教材中有关物质燃烧的教学内容,先由学生自行讨论假设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着手实验,最后在实验中论证假设内容。这种探究性实验的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还使得学生更灵活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

3.提倡绿色实验、安全实验

(1)“绿色实验”

“绿色化学”是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该理论强调化学工作和化学实验有义务适当减少和消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得到世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可[3]。教师有义务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强调环境保护和减少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的重要性,提倡“绿色实验”。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白鳞的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教室没有专门的通风设备,实验造成的烟雾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污染空气,此时教室应带领学生利用量杯、玻璃管等进行化学实验,并在实验中向学生传达绿色实验的重要性。

(2)“安全实验”

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是教师的责任,同时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实验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教师应利用塑料瓶、气囊、导管、面粉、酒精等设计出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首先用绳子拴住瓶子,再依据导管的大小在瓶子底部打一个孔,插入导管,并使导管与气囊相连接;
然后在瓶身上打一个较大的孔以插入橡胶塞,将脱脂棉绞在铁丝的前端。将胶卷盒的盖撕去然后倒扣在瓶口上,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方便操作的实验器材就制作完成了。在实验过程中,先将干燥的面粉倒入饮料瓶,将胶卷盒盖在塑料瓶口出,并将带气囊的橡皮管对准底部的孔,粉尘中;
拨出橡胶塞,点燃被酒精浸湿的棉球并迅速塞进饮料瓶中,与此同时迅速按压气囊从橡皮管一端鼓入空气,使饮料瓶中的面粉在饮料瓶中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胶卷盒被掀起。通过这一试验,不仅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而且能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是九年级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类型的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逐步学会从探究中领悟化学真理[4]。创新九年级的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动手中培养创造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实验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化学原理,是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的最佳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思考、感悟和反省,正确认识和理解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九年级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32.

[2]刘妮.浅谈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06-108.

[3]保长存.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126.

九年级化学教学范文第3篇

今年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必考的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能具备将来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灵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放在初三开设化学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被动,或者存在畏难情绪,那么面临的困难也就大。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及时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

九年级化学教学范文第4篇

九年级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化学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课改后,教材中的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实验)明显增多了,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实验条件,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实验不够精炼,导致实验教学工作量大;
二是现象不明显或现象持续时间短;
三是实验成功率低;
四是不够环保或安全性低;
五是药品用量大,废弃物多;
六是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差,处理实验探究墨守成规,方法不灵活,无变通。

任何实验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课本中的实验也不例外,难免有某些不足之处。要从中找出毛病,要对所做的实验持挑剔的态度,学会发现缺点的方法,同时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博乐市第二中学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中学,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组,并被列为州级课题。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九年级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九年级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4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课堂实践

(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2)铁丝可用比较软的石棉网的铁丝,也可用铁纱窗上的 铁丝,总之铁丝要细一些。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所以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水或细砂,以防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化溅落在集气瓶底部,使 瓶底炸裂。

(4)本实验选用的集气瓶要大一点,一是贮氧气量大实验明显,二是可避免燃烧的铁丝溅在瓶壁上炸裂集气瓶。另外做这一实验时,铁丝要悬放在集气瓶的中央,不要触及瓶壁,否则炸裂瓶壁。

(5)为了减少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预热铁丝的火柴梗应在大部分烧去后再将铁丝伸进瓶内。缠绕铁丝时可将火柴头朝上,这样如果没缠紧,加热时也不易脱落。

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的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上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放一支小试管,小试管里注入与烧杯相同水温的热水,将一小块儿白磷加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可防止白磷熔融后,易分散到烧杯底部,便于操作。

【实验分析】不一会儿,可看到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面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当给水面下的白磷通入氧气时,水下的白磷也开始燃烧。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由于铜片被水蒸气加热,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同时又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具备了可燃物燃烧必备的两个条件,所以,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水面下的白磷,已加热到着火点,但由于缺少氧气,所以不能燃烧。红磷的着火点较高,为240℃,它虽然暴露在空气中跟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也不能燃烧。当给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时,水下的白磷开始燃烧,是因为即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也充分的和氧发生了接触触,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所以,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烧。

(1)说明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使氧气接触;
二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白磷的着火点较低,在空气中切割时,会因摩擦生热而引起燃烧,所以,要在水下切割。白磷在冷水里很脆,切割时易裂成碎块儿,所以,切割时要把白磷放在温水(水温25―30℃为宜)切割。再放在冷水里冷却后即可使用。

(3)不能用手接住白磷,要用镊子,以防手被烧伤。

(4)取用的白磷不宜过多,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用滤纸吸去白磷表面水分时,切勿摩擦,以防因摩擦生热引起燃烧。

(5)实验完毕后,等烧杯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后,用镊子取出白磷,放在冷水中冷却,再移入贮磷瓶中。烧杯里的水要进行过滤,滤渣、滤纸应放在通风处的石棉网上烧掉。

(6)实验中的薄铜片不宜过大,否则因散热过快而达不到 白磷的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因而我们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进行的化学实验教学是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1.在实验中探索新知识。创新意识是使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在正常情况下,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知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激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设计性实验。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例如:在关于溶液的导电性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让学生自拟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安排:①学生自拟实验方案。②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③师生讨论、评价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以教材 “燃烧的条件”为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燃烧这一现象非常熟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

    猜想二:要有氧气。

    猜想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一就能燃烧。

    假设2: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假设3:满足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两个就能燃烧。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薄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实验二:用导管对准上述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4.解释与结论: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是:①氧气(或空气)②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这三个条件应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三、注重验证性实验的探究性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要求教师通过实验探究来得出某个结论。例如,在讲铁生锈条件时,由于铁生锈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在讲课前的10天前把装置做好后,放置于教室或是实验室(也可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并让学生每天观察铁生锈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选择好的探究性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方面的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避开实验条件,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在大脑里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它不仅能很好的锻炼探究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学会把握探究过程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在实际探究中更快的找到最佳方法的能力。

    例1:某课外活动小组 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种金属投入盛有水的,发现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体生成。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探讨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简述推测理由。

    (2)对你所推测的气体,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体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验,作为教师应深刻领会《课标》精神,挖掘实验教学的内涵,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操作有机地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主动实验、仔细观察、积极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待科学的创新意识和态度也将会逐渐地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未来具有开拓精神的建设人才。

推荐访问:九年级 化学 教学 九年级化学教学【五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安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