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倬公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6篇

发布时间:2022-09-06 0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6篇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优质科技企业数量较少。县域内企业生产方式多为加工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人才引进、研发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6篇

篇一: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 、存在问题 一是优质科技企业数量较少 。县域内企业生产方式多为加工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设备管理方面投入不够,普遍存在创新基础薄弱等问题,缺乏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和发挥作用的科研平台。目前,全县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共 10 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家。

 二是创新创业平台质量不高 。截止目前,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仅有 1 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其他一些孵化器和创新创业产业园,平台档次相对较低、规模较小,人才集聚效应不明显。

 三是人才政策特别产才融合方面缺乏配套 。目前 XX 已出台的引才政策文件,就是 2018 年 年 1 月出台的《XX 县“XX 英才” 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引才人才政策以及范围标准比较宽泛,不够细化。在教育、卫生、电子商务、制造业等方面,没有单独分类细化人才支持和鼓励政策,政策吸引力较弱。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研究出台相关人才政策 。全面修订“XX 英才” 计划实施办法, 围绕制造业、电子商务、教育卫生、社工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分类出台并细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政策,综合运用运行补贴和奖励表彰等措施,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和各类人才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健全产业人才政策体系,增强引才留才政策吸引力。

 二是积极搭建人才平台载体 。这块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方面 ,加强现有平台升级提档力度,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技术改造和硬件升级,加大创新投入,力争创建一批国省级创新。

 创业平台。

 二方面 ,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力度,鼓励工业企业和农业、教育、卫生等事 业单位,与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共建工作站、科研示范基地和实训实习基地,着力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三方面 ,加大科技型企业招引力度,通过招企业、带平台、带团队的方式,谋划建设一批技术平台。

 四方面 ,加强教育卫生人才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名师名医资源,在 XX 中学、XX 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加强名师名医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建立“ 工作室— 基地(中心)— 帮扶(单位)” 人才联动交流培训网格,发挥优质教育卫生资源辐射作用。

 五方面, 加强乡村人才平台建设,有效利用省市农业产业园,加强与省市农科院、XX 大学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建立一批乡村人才交流、服务、培训 和 科研基地。

 在这几个方面,我们正在对全县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人才平台进行梳理,梳理完成后,与行业部门制定相应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一批人才发展平台。

 三是谋划并举办人才特色活动 。我们将会同各行业部门, 立足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实际需求 , 围绕政策宣传、人才服务、调

 查研究、交流洽谈等,谋划和举办系列人才活动,将各类人才活动与行业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进一步浓厚人才氛围环境。

 四是强化人才工作保障。

 。

 一方面 ,压紧压实各级“ 一把手” 抓人才工作责任,开好县委人才工作会、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年度人才专项述职评议会、人才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推动各单位各部门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工作。

 二方面 ,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推动人才工作项目化、人才项目具体化。

 三方面 ,进一步配齐完善各级人才专干力量,开办人才工作专题研讨班,不断提升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篇二: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22 年广东省“英才计划”工作实施细则 一、基本情况 1. 培养高校:中山大学 2. 培养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学科 3. 培养期:1 年(2022 年 1 月至 12 月)

 4. 导师安排:中山大学按照全国实施方案的标准,推荐五大学科约 16 名专家教授担任导师,各导师配置助教团队。

 5. 学生数量:从推荐的学生中遴选约 60 名学生培养。

 6. 学生范围:广州市、佛山市和两所省直属中学。

 7. 组织管理:省科协、省教育厅、中山大学联合组成省级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秘书处设在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日常工作由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中山大学教务部共同负责。

 二、学生招募 (一)学生要求 1.新生为当年度高一学生; 2.对五大学科其中一门有浓厚兴趣,有志于未来从事基础学科研究; 3.单科成绩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前15%,中考成绩在全市 5000 名以内。如学校没有排名,则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参考学生成绩联合进行推荐; 4.学生要求学有余力,能保证每两周至少有一次参加培养;要有好学之心,能主动学习,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5.在本省活动时服从导师及团队指挥,在外参加交流活动时要听从主办单位工作人员的安排,参加各类活动时要能保障个人安全。

 (二)招募方式 学生遴选采用差额选拔的方式,分为市级初选、中山大学终选等两个程序。

 经过学生自愿申报、学校遴选和市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初选、参加全国学科潜质测评后,再由中山大学教务部组织各学科的终选(笔试或面试)。各市和省直属中学学生参加终选名额如下:

 学

 校 学

 科 合计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计算机 广州市 20 20 20 20 20 100 佛山市 12

 12 12 12 12 60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4 4 4 4 4 20 广东实验中学 4 4 4 4 4 20 合计 40 40 40 40 40 200 三、学生培养 (一)培养周期 “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2022 年 1—12 月)。

 (二)培养原则 1.兴趣导向。导师应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遵循

 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2.名师引领。导师及培养团队应着眼于为国家培养未来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

 (三)培养方式 1.导师培养。导师应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讨论、听取学术报告、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切实体验科研过程。对于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可以推荐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

 导师应保证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保证学生见面次数 ,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导师应要求学生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周期内到校参加培养不应少于 10 次,并督促学生在每次活动后登陆网络平台提交《成长日志》,记录培养过程。

 2.中学培养。参与中学需选派科技教师或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技能培训,配合高校导师做好学生日常培养。

 3.科学实践与交流活动。省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学生参加“英才计划”五个学科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的优秀学生学术

 会议、培训班、大师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学科全国交流活动,组织参加全国管理办公室野外考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组织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或交流活动,与国外优秀青少年、科学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省管理办公室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本省各类高端学术会议、大师报告、论坛、交流会等学术活动,组织举办各类野外科学考察,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要科研场所等实践活动。

 四、学生评价

 为加强对学生培养工作的动态管理,明确阶段性培养目标,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全国管理办公室对学生进行中期评价和年度评价。

 (一)中期评价 7 月底前,省级管理办公室、高校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汇报,解答学生问题,明确下半年培养目标,协调解决培养中的问题。同时由导师团队结合学生日常培养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合格者退出培养,由高校、省级管理办公室汇总后报全国管理办公室。

 (二)年度评价 11 月,学生提交课题报告、培养报告(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实验记录、小论文等)、《成长日志》、导师评价等材料。全国管理办公室从科学兴趣、学科基础知识、创新及科研潜质、综合能力、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评选出年度优秀学生、合格学生和参加国际竞赛及

 交流活动候选学生。评价为合格和优秀的学生授予《培养证书》,评价为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培养证书》。

 五、学生跟踪与服务 省级管理办公室将学生跟踪与服务工作纳入“英才计划”全年工作计划,联合中学、高校持续加强“英才库”共建共享。各参与单位要加强学生管理,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现和培养学生跟踪的骨干力量。参与中学要重点加强对学生毕业去向的追踪;实施高校要重点加强对升入本校的学生培养情况,特别是进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情况及后续发展情况的追踪;省级管理办公室要组织往届学生积极参加“英才计划”活动,同时做好到本地区就学的学生联系指导工作,保持并增强“英才计划”吸引力和凝聚力。

 全国管理办公室会同省级管理办公室、高校、中学等,积极创造条件,为往届学生提供学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促进他们的更好发展。

 六、组织保障 2022 年“英才计划”工作由广东省科协、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中山大学、市级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共同参与实施。具体职责如下:

 (一)省科协和教育厅 省科协和教育厅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相关资源支持,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督。省

 科协、教育厅、中山大学成立省级管理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由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担。

 (二)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负责确定具体部门(如教务处、科研处等)协调和组织工作实施,将“英才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相结合,共同部署,资源共享。具体职责包括推荐导师人选;协助省办公室做好学生笔试、面试等选拔工作;开放学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推动培养工作与学校特色优势资源、特色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践、实习、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组织推荐学生参加国外夏令营、研讨会、短期考察等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制定工作评价标准,对导师及培养团队工作量、工作成绩等方面给予评定;推动“英才计划”与大学教育、“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衔接;完成年度工作总结,协助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三)有关市级科协、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学校 有关市级科协与教育行政部门、省直属学校负责将“英才计划”纳入本地区、本校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规划、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本地区、本校“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有关市级科协与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参与中学;组织和推进本地区、本校中学生的推荐、选拔、培养工作;搭建高校导师与中学教师交流平台;做好“英才计划”宣讲工作;对本地区、本校“英才计划”典型案例进行挖掘与宣传;组织本地区、本校工作总结评估;与省级管理办公室共同做好学生

 跟踪工作。

 (四)参与中学 参与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组建以校领导为负责人,由科技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指导团队,指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配备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与导师团队、省级管理办公室的有效沟通机制,实时反馈培养工作开展情况;将“英才计划”纳入本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科技选修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课程体系;对中学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科研实践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进一步加强校内宣传与宣讲,扩大受益面;完成年度工作总结,协助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七、工作安排 (一)推荐导师 2021 年 11 月 19 日前,中山大学推荐符合条件的导师,经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导师在网络工作平台录入个人和培养团队信息。

 (二)学生网上报名,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 2021 年 11 月 8-19 日,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网络工作平台申报并选报导师。中学推荐至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

 (三)学生学科潜质测试 2021 年 11 月 20-29 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中山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潜质测试。

 (四)确定面试名单 2021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3 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中山大学根据学生学科潜质测试结果划定各学科分数线,报送网络管理平台,确定进入面试学生名单。

 (五)导师面试,报送学生名单 2021 年 12 月 4-19 日,中山大学和省级管理办公室按学科组织面试,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省级管理办公室将入选学生名单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备案。

 (六)组织师生见面会 2022 年 1 月 1—20 日,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中山大学导师、学生、中学指导老师和家长等共同参加师生见面会,进一步明确“英才计划”的目的意义、培养内容和参与要求;导师与学生以及中学指导老师建立联系对接机制。

 (七)学生培养 2022年1-12月,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省级管理办公室和中山大学适时开展中期评价。全国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冬令营、夏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

 (八)年度评价与总结验收 2022年11-12月,省级管理办公室、中山大学和中学撰写并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验收材料。全国管理办公室对全部学生进行年度评价,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验收。

篇三: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xx 局上 2 2022 半年人才工作总结报告

 ×年上半年,我局人才工作按照县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关会议精神,努力提高企业人才意识,为企业发展增添内动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管理创新思维和效率的优秀企业家和管理人才队伍,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我局×年上半年人才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靠实责任,为人才工作护好航。我局始终把企业人才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一是靠实工作责任。年初,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将人才工作与工业经济重点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职责,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加强互通互信。建立良好联动机制,加强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协作,根据工业企业人才需求,采取对外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举办招聘会等形式,上半年为×户用工企业下派服务大学生×人。及时向各工业企业宣传省、市、县人才工作精神,指导企业充分享受引才、用才等各类优惠政策,

 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申报项目。以人才项目为抓手,积极组织申报人才项目,×年组织申报“×无害化处理项目人才团队培养项目”“×提升人才团队培养开发项目”“×能源人才团队培养项目”“×县化工领域企业家和企业骨干人才培养提升项目”等×个县级重点人才项目,积极争取各项人才项目,认真落实人才支持政策,为各类人才参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抓实培训,为人才工作引好路。一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队伍素质。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和考察交流活动,努力开拓企业家视野,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理论素养。结合省、市工信部门的培训计划,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组织企业家和企业骨干参加“企业家大讲堂”,从经济运行、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参训人员×人(次)以上,参训率达到×%以上。组织工业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外出游学、参观,与外省知名企业家联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使我县企业管理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展了业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县企业家的素质和水平,有效发挥了“领头雁”“接力捧”和“助推器”的作用。二是不断提高企业员工技能水平。

 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项目合作、开展培训指导等方式柔性引才。目前已有×户工业企业柔性引进聘用人才共计×人,其中外籍专家×人。指导企业加大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学历教育,使之成为晋升职务和提高工资待遇的重要条件。支持企业建立员工培训中心,对在岗职工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水平。三是抓好企业人才职称评审。加强与市县人社部门的配合,积极做好企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建了工业企业市内有效中级专家评审委员会,有力促进了企业职工参与职称评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审,×年上半年评审市内有效职称×人,其中初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工业企业累计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共计×人,其中:初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高级职称×人(副高级×人,正高级×人),推荐×同志为×省领军人才,工业领域推荐评选市管拔尖人才×人,县管拔尖人才×人。中小企业人才评价政策“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

 (三)创新机制,为人才工作搭好台。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注重人才引领作用。努力推动工业企业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发展提供平台。

 ×年在企业家的积极配合和申报下,培育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推荐兴农牧业参加省工业优秀新产品的评选。至目前工业企业已认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家,省级技术中心×家、省级设计中心×家,市级技术中心×家,“专精特新”企业×家。通过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的申报评定,充分发挥了企业技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二是依托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户。推荐申报省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户。至目前,认定省级基地×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个。积极发挥平台、基地的承载和吸引作用,帮助企业家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培养创新人才。目前×等平台服务企业达到×户次。今年以来,依托我县×、×、×培训、职业中专等学校平台,以现场会和实地演练的形式举办岗前培训班?×场(次)×人。为县内企业家日常培训提供了良好载体,为企业家学习交流提供即时性、个性化、全天候平台。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不断激发企业人才活力。积极宣传落实《×县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引进人才办法》等人才激励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引进人才的力度。以人才项目为依托,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通过开辟“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完善“项目代办制”和“跟踪服务

 制”,加强对人才项目的跟踪服务,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对吸引外来人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加大知识产权的申报力度,目前已有×户工业企业取得专利成果×多项,其中发明专利×项,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进一步激发了企业人才的活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有力提升。

 ×年上半年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人才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全县工业企业优秀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培训工作方法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三是企业人才队伍人员流动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局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通过企业家大讲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班等特色项目,全面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化人才工作服务保障。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人才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以党组书记整体抓,党组成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本着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打造优质民营企业家队伍的服务宗旨,把培养企

 业家作为服务企业人才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落实各项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为企业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突出示范作用,提升企业家大讲堂效果。充分发挥服务企业的平台作用,有特色、有创新地举办企业家大讲堂,进一步提高企业家大讲堂的质量和效果。做到企业家需要什么领域的培训,就请相对应领域的专家。进一步衔接市工信局做到对企业家的精准服务,确保讲堂活动常态化推进,为打造新时代成长型、学习型企业家队伍助力。

 三是打造培训品牌,培育一批标杆领军人才。围绕实施“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组织企业家参加高层次的赴外培训、专题研修班、企业沙龙等,重点培养×名左右生态工业领域优秀人才。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摆脱困境、转型升级,带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责任意识,优化企业人才发展环境。一是重视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培育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已建成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引领作用,为技术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二是做好国家、省、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推荐工作,强化对已建成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管理建设,为企业家做大做强企业提

 供优质服务。三是全面落实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行业职称评审标准,畅通企业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篇四: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2022 年全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计划 3 3篇

  2 2022 年全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计划 1 1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按照某镇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促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特结合某村实际,制定 2022 年度工作计划。

 一、

 抓基层组织建设

 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重点,结合 20 年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工作,持续进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二、

 抓精准脱贫攻坚

 进一步完善知识武装,配合扶贫中队长组织中队部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23”及“3.6”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扶贫应知应会知识及相关政策,统筹帮扶责任人等多方力量,详细规范分类记录“8+1 类人员”以及档外重点人群数据信息,逐村逐户进行梳理改进,确保我村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三、

 抓“百镇千村”建设

 完善村庄规划,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推进百镇千村建设。配合镇委、镇政府以及市旅游部门开展辖区内田野公园旅游创建发展工作,实现农旅产业持续发展。

 四、

 抓“三清两改一建”

 注重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乡村传统建设文化,督促指导开展历史存量垃圾整治工作。每周六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农村“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制度,清理庭院、房前屋后卫生,严禁在道路上堆物设碍,严禁放养猪、牛、羊、狗、鸡、鸭、鹅等禽畜上路。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改厕好处与政府补贴措施,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

 五、

 抓乡村特色项目

 在时间、经济、人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两委干部、村小组长开展广泛调研,协助村委会、村党支部结合某公园旅游发展业态,研究策划适合我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增加就业渠道,扩大收入来源。

 六、

 抓精神文明创建

 进一步宣传解读“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 12 号文件精神、海南自贸港建设相关方略,让农民更加了解党的政策。开展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生态环保等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

 七、

 抓党建引领治理

 协助镇治保部门、某派出所持续推动开展乡村平安创建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进一步强化“雪亮工程”。严格网格化管理制度,村小组问题压实责任至所包村组的“两委”干部

 及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发生问题及时行动,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问题。

 八、

 抓农村“五网”建设

 因某村地理位置优越,目前辖区内“五网”已基本覆盖,但仍存在天然气未通达和个别村组手机信号不完全的问题。下一步将按照市、镇统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供电保障、网路升级、抗灾能力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

 九、

 抓村级集体经济

 协调督促落实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引导规范有效使用相关补助资金。结合实际,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和其他资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十、

 抓致富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农民立足园区区位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导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活动,努力拓宽致富门路。

 2 2022 年全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计划 2 2

 2022 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浦发银行联合组成的帮扶工作队于 8 月份到驻点帮扶村村报到。为促进 2022 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路,经过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探讨规划,特制定 2022 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体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执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产业就业帮扶,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等的有效衔接,推进各类帮扶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统筹等。要抓紧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抓起来,尽快熟悉业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多种路径和模式。

 二、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东部,全村共有 13 个村小组 17 个自然村,总面积 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137.89 亩,人均耕地 1.56 亩,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乌鸡为主。全村共 454 户 1384 人,脱贫户 21 户 42 人。村内目前共 14 个村,已经修建通组公路,17 个自然村通生产用电及互联网站,并建有一座村卫生室。村的汪陂自然村系泰和乌鸡发源地,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未突出汪陂作为泰和乌鸡发源地的特色资源和汪陂涂的生态禀赋。

 三、工作计划

 1、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计划有两大产业要尽快发展,一是乌鸡养殖项目,二是中药材种植项目。这两个项目都计划在汪陂开展,利用通往汪陂途中道路一侧的荒山养殖乌鸡和种植中药材。其中乌鸡养殖项目今年年底前初步开展,除了汪陂的荒山建立养殖基地

 外,同时我们也计划在村村部利用空地养殖乌鸡,涂绘乌鸡文化展示墙面,打造一个村部的乌鸡养殖的展示平台。中药材种植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面完成,由村委会牵头联系药材老板和村民对接。

 2、村部改造提升,村村部年久失修,庭院杂草丛生,办公大楼办公设备严重缺失,包括办公电脑、空调、会议桌、办公桌椅等均需添置更换,计划今年把村部的整体环境进行初步改造,另外还准备在村部建立养老互助之家,方便村里老人用餐。

 3、修复农田灌溉水渠,村有很多村小组存在农田灌溉水渠损坏现象,村民的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计划今年联系水利部门把无法正常灌溉的水渠进行修复。

 4、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村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目前有 1、3、4、5、8、9、10 等小组均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田埂高低不平,影响了村民的农耕生产,计划今年联系有关部门,把村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的村小组都规划到建设名单中。

 5、修通组路,村目前有 4 个小组未通组路,乡村振兴局已经拨付了 40 万元可以解决 6、10 两个小组的问题,还剩 7、11 两个小组共计 2000 米未通组路今年急需解决,预计需要资金 60 万元。

 6、村里路灯亮化,村目前大部分主干道均无路灯,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大约需要安装 350 盏路灯能够覆盖现在的道路,我们已经计划联系交通局,希望在年底前把该项工作开展起来。

 7、建造大棚蔬菜基地基地,村目前的现实状况几乎没有村集体产业以及村合作社产业,唯一的村集体收入来源仅是水库每年的租金收入 1200 元。但村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面积平原地块的优势,具备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我们计划今年联系农业农村局帮助我村建造 20 亩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2 2022 年全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计划 3 3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按照某镇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促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特结合某村实际,制定 2022 年度工作计划。

 一、

 抓基层组织建设

 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重点,结合 2019 年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工作,持续进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二、

 抓精准脱贫攻坚

 进一步完善知识武装,配合扶贫中队长组织中队部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23”及“3.6”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扶贫应知应会知识及相关政策,统筹帮扶责任人等多方力量,详细规范分类记录“8+1 类人员”以及档外重点人群数据信息,逐村逐户进行梳理改进,确保我村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三、

 抓“百镇千村”建设

 完善村庄规划,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推进百镇千村建设。配合镇委、镇政府以及市旅游部门开展辖区内田野公园旅游创建发展工作,实现农旅产业持续发展。

 四、

 抓“三清两改一建”

 注重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乡村传统建设文化,督促指导开展历史存量垃圾整治工作。每周六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农村“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制度,清理庭院、房前屋后卫生,严禁在道路上堆物设碍,严禁放养猪、牛、羊、狗、鸡、鸭、鹅等禽畜上路。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改厕好处与政府补贴措施,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来抓。

 五、

 抓乡村特色项目

 在时间、经济、人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两委干部、村小组长开展广泛调研,协助村委会、村党支部结合某公园旅游发展业态,研究策划适合我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增加就业渠道,扩大收入来源。

 六、

 抓精神文明创建

 进一步宣传解读“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 12 号文件精神、海南自贸港建设相关方略,让农民更加了解党的政策。开展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生态环保等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诚实劳动、不懈奋斗。

 七、

 抓党建引领治理

 协助镇治保部门、某派出所持续推动开展乡村平安创建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进一步强化“雪亮工程”。严格网格化管理制度,村小组问题压实责任至所包村组的“两委”干部及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发生问题及时行动,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问题。

 八、

 抓农村“五网”建设

 因某村地理位置优越,目前辖区内“五网”已基本覆盖,但仍存在天然气未通达和个别村组手机信号不完全的问题。下一步将按照市、镇统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供电保障、网路升级、抗灾能力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

 九、

 抓村级集体经济

 协调督促落实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引导规范有效使用相关补助资金。结合实际,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和其他资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十、

 抓致富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农民立足园区区位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导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活动,努力拓宽致富门路。仅供参考

篇五: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融办年度人才工作总结及 2022 年人才工作思路

 xxxx 年,区金融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区委人才办的精心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区有关人才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面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x xxxx 年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立足企业培育,释放政策红利。

 深化组团式服务拟上市企业模式,使上市企业成为我区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贯彻落实《关于促进鹿城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给予人才引进、人才奖励、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落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企业上市问题化解交办单制度,明确“一企一档一案”,以“专题协调”、“特事特办”、“一企一策”等方式为拟上市企业切实解决难题,全力打造最优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二)积极招才引智,营造良好环境。

 在金融机构、企业中积极宣传人才激励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管理,鼓励银行积极推行高层次人才优

 惠贷款政策,协助企业做好人才项目融资和企业上市等指导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推荐多家企业高管参加各类企业股改上市和挂牌的培训会、交流会等,重视金融人才的日常培养、管理,定期不定期做好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生活、工作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创造聚才留才的良好环境。

 (三)发挥部门优势,提升服务意识。

 结合部门职能和全年工作计划制定人才工作要点,积极履行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健全职责分工、任务清单等制度。办(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及有关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区人才办的指示精神,及时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人才工作与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共同发展。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在职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重视对辖内金融人才的培养、管理,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二、x xxxx 年人才工作思路 一是强化意识认识,主动挖掘人才。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人才工作制度,做好优秀拔尖人才的发掘、推荐和培养工作,将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全办树立人才至上意识,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和优秀拔尖人才发掘、推荐和培养

 工作,特别是强化定向选调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

 二是落实制度保障,实施人才服务。

 在相关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金融领域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导向作用,加强与相关高校、金融机构的合作,为金融业人才提供培训提升,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同时,在保证引进人才留得住的前提下,防止已有本地人才外流,对于引进的外地高端领军型人才,落实更为积极的政策,制定具体奖励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为各类金融业人才提供优质的政策环境。

 三是优化工作机制,推进人才招引。

 以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工作、金融知识“五进”活动为载体,通过温州商会、在外温商等渠道,进一步摸清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引进工作的精准度。积极发挥xxCBD区域优势,落实股权投资政策在引进人才、落实人才奖励措施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培训,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参加中央、省、市级业务知识培训,全力营造亲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篇六: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22 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工作计划》的通知 (京人社专技字〔2022〕86 号)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人才自主培养,根据《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现将《2022 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 年 7 月 11 日

 2022 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工作计划

 2022 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更好发挥工程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

 术型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

  一、加强知识更新工程的组织领导

  (一)调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协调小组成员名单,修订小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组织召开工程指导协调小组联席会议,总结 2021 年工程实施情况,交流经验,研究部署 2022 年工作任务,印发工程工作计划。

  (二)加强工程平台建设,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网开设“北京继续教育”专栏,宣传工程政策措施、重点项目、重大进展、重要成果,引导全社会重视继续教育,促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互联网+”继续教育,依托国家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在线培训服务,鼓励各区各部门建设在线学习平台,丰富课程课件。

  (四)完善工程项目公示制度,加强对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鼓励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对北京继续教育协会的指导监督。

 二、提升高级研修项目质量效果

  (一)按照高级研修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工作要求,做好“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制造建设路径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 7 期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见附件 1)的组织实施工作。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遴选确定 66 期市级高级研修班(见附件 2),在各单位自有经费保障基础上给与部分资助,培养 3000 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二)市级高级研修班面向全市范围招收学员,并将天津、河北

 特别是雄安新区和“北三县”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研修对象。学员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吸收一定数量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参加,并向远郊区和基层一线倾斜。

  (三)印发《关于加强 2022 年北京市高级研修班工作以及资助经费管理的通知》,组织召开高级研修班工作会议,指导各单位做好课程设置、师资聘请、教学管理、总结评估及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严肃培训纪律,指导各单位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管理有关规定。

  (四)进一步发挥高级研修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区各部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选择研修质量高、效果好、组织管理服务规范的高级研修项目进行宣传。

 三、加强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建设

  (一)壮大基地规模,优化基地布局,开展生命健康、数字技术领域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申报和认定工作。组织申报,经专家评审,认定 20 个左右市级继续教育基地。

  (二)加强基地间交流,开展继续教育基地管理人员培训,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之间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基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指导继续教育基地(见附件 3)对接各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按照每年国家级基地培训不少于 2000 人、市级基地不少于 1500 人的要求,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开展贴近行业特色的培养培训活动。

  (四)完善继续教育基地考核评估制度,推进基地在培训项目、专家师资、课程教材、研究课题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方面规范化建设,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四、推进能力提升项目实施

  (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根据专业领域需求,研究制定 2022 年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项目任务计划(见附件 4),年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 8 万人,并分解落实到各重点领域行业主管部门。

  (二)重点领域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各自领域培训工作实际,确定专业技术能力提升项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行业人才培养培训。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发布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参考目录,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和北京“两区”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分析等主题制作必修课程,组织线上培训学习。

 五、稳步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

  (一)召开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机构、培训机构工作会议,明确任务目标,建立沟通机制,加强工作统筹。

  (二)着手研究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与使用、评价与激励相衔接的制度。

  (三)指导评价机构、培训机构(见附件 5),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和技术等级要求,加快数字技术工程师师资、平台、课程建设,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程指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任务落实,确保我市工程计划顺利完成,并于年底前报送工作总结。

 附件:1.2022 年入选国家高级研修项目

  2.2022 年北京市市级高级研修班目录

  3.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名单

  4.2022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项目任务分解表

  5.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机构、培训机构目录

  附件 1

  2022 年入选国家高级研修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承办单位 1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制造建设路径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 “双碳”战略下我国的创新发展与生态保护 北京工业大学 3 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管理 北京工程师学会 4 医学技术与知识产权运营高级人才全流程管理能力提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5 排水行业碳中和规划和最佳实践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 走向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中小学教育名师专业素养提升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7 数字设计及应用技术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培训学校

  附件 2

  2022 年北京市市级高级研修班目录

 序号 项目选题 申报单位 承办单位 1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3 高通量检测在蔬菜育种及种业上的应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4 排水行业碳中和规划和最佳实践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排水集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5 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 6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二商集团党校培训中心 7 新药创制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北京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局 8 京津冀钢铁流程超低排放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 新钢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9 文化节目创新与创优 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 10 温室建设与高效运营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11 金融科技安全 中关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新联盟 中关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新联盟 12 区块链前沿技术及应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 13 首旅集团数字赋能构建协同生态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 生态绿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培训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15 基于“智慧应急”融合应用的城市安全风险管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

 控对策研究 究院 16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培训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培训中心 17 种植业“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发展技术路径 北京低碳农业协会 北京低碳农业协会 18 文化科技融合促进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19 设施农业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北京市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0 智能制造数字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北京企业联合会 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1 以首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2 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 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北京市和光书院博物馆 23 宫内疾病诊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4 疫情背景下首都冷链物流转型升级发展 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25 区块链+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 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 26 北京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 27 医疗机构“平战结合”四级防控体系建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8 乡村校长领导力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9 女性整体康复技术应用与推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30 骨关节影像诊断 北京市密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 31 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 首钢工学院 首钢工学院 32 Tecnomatix“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33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经济

 量发展 管理学院 34 城市智慧供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 城市地下大空间数智建造关键技术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培训中心 36 国际 NMT 水健康生物检测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卫水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37 城市更新的文化价值表达与商业价值转化 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 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 38 骨科新进展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39 双碳目标下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中关村生态乡村创新服务联盟 北京中农富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40 北京市森林健康经营能力建设提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北京林学会 41 北京中医药五运六气四级临床人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42 双碳背景下数字化技术 北京北燃实 北京北燃实业

 助力城市能源安全绿色发展 业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有限公司 43 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4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负责人能力提升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5 膜法水处理应用专业技术人才 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46 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培训中心 47 北京市博物馆策展人员能力提升 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博物馆学会 48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构建新视听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领军人才 首开文投新华(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首开文投新华(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49 京津冀地区家庭社会工作专题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 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 50 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案例与未来发展趋势 北京工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51 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北京市商务局 北京市商务局教育中心 52 城市防洪减灾与应急管理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53 生物技术人才素质与技术提升 北京市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创营(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54 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与应用 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丰台区发展有限公司 55 元宇宙博物馆建设与技术融合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 56 全科医学适宜技术 北京市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57 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8 东城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

 局 59 中医药文化与健康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校)

 60 企业小微金融服务顾问 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局 清华大学控股道口(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北京地区技术经理人能力提升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技术市场协会 62 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安宁城市”建设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北京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 63 中西医结合传承发展尖端人才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中科鸿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64 工业互联网赋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 65 关键领域中低温封接材料及技术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66 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理论 北京市医管中心 北京市医管中心

 附件 3

  ...

推荐访问:2022年人才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人才

Top